远离喧闹嘈杂的城市,远离鳞次节比的高楼,走进大山,走进乡村,归园田居,这是城市里每日忙碌、奔波的人们所向往的闲暇生活,这也是我一直所追求的慢生活。
虽然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不倦乡村生活的单调,反而越加喜爱乡村生活的质朴。如今常居城市,时常怀念儿时夏日夜晚,与爷爷一起坐在院子里乘凉、吃西瓜、数星星、听故事......无比惬意的童年时光!
每年夏日来临,父母早早住进山里小院。我陪女儿完成相应课外兴趣爱好学习后,正值炎热难耐的酷暑时节,也躲进大山与父母一同避暑,静享乡村田园慢生活,放松身体、放空心灵。
清晨,太阳悄悄爬上半山腰,透过房屋窗帘的缝隙,照进房间里,洒到床榻上。有暖暖阳光的呼唤,再加麦狗的召唤,睡懒觉是不可能的,逼迫我们起床晨练。简单洗漱,穿好装备,开启软件做个跑前热身,与女儿、侄儿、麦狗一起绕着山道跑一圈。
山道是平坦的水泥公路,路两旁长着密密麻麻、高大挺拔的松树。虽是一条车辆通行的公路,但晨跑时基本不会遇到汽车,偶尔会碰到几位晨练的城里人或在路旁开垦翻地的山民,一切都是那么静谧、安详。
如果运气好,还会遇见一只肥硕的松鼠横穿马路,从这边松林跑到那边松林,这也给我们每天晨跑增加了一些动力,期许能与松鼠再次偶遇,一睹它们那毛茸茸的可爱样儿。
一路晨跑,听听鸟语、听听蝉鸣,看看远山、看看绿树,吸吸氧气、吸吸草香,爬坡下坡,下坡爬坡。虽然一圈只有3.6公里,但很耗体力,爬上一个坡,人狗都会气喘吁吁,但遇两三只中华田园犬,哪怕脚有千斤重,也绝不会停下沉重的脚步。如遇恶狗追赶,需加快步伐拼命奔跑,快速远离。躲过恶狗后,有一种无以言表的喜悦感和胜利感。
穿过绿树成荫的山道,经过山民集中安置小区——千佛村,这里有村镇统一修建的楼房,也有山民自主修建的两层四合院。他们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对物质没有过多的奢望。国家政策好,对他们生活有照顾、有保障,如今已不为吃穿住行发愁,生活过得也算优哉游哉!
话虽如此,这些勤劳的山民已习惯了农耕生活,他们是闲不住的,没有土地,就想法找,四处找,马路边、小溪旁、山沟里,总能找到一些边角余地,种点时令蔬菜。连房前屋后的一块空地也不会放过,或者放几个装满泥土的泡沫箱,种点丝瓜、南瓜、豆荚,让藤蔓慢慢铺满地面,爬满屋檐。
盛夏时节,这里盛产毛豆荚、大黄瓜、小南瓜、白玉米等。山民采摘一些在路边摆摊,也算挣点零用钱。跑步经过此地,买点这些新鲜时令蔬菜,再到安置小区小菜市买点鲜肉及其它蔬菜,一天的生活食材就足矣。
拎着跑回家,父母早已做好早餐,抓紧做个拉伸,洗澡、吃饭之后,开启一天的学习生活,各做各的事儿,做作业、上网课、看书……
夕阳西下,晚饭后,陪父母先到小区湖边坐坐,放麦狗到湖边草坪上奔跑、打滚、撒欢,再陪着父母、牵着麦狗绕着晨跑的山道慢慢走一走、聊一聊。
夜幕降临,山上的寒气驱散了院子里的热气,院子变成了一个天然空调室。全家在院子里乘凉,各有各的乐趣。老爷子手拿蒲扇,哼着《一壶老酒》,坐在躺椅上一摇一晃,思念他去世多年的老母亲。老妈和舅妈放起她们喜爱的广场舞曲,随着音乐的节拍围着院子舞动着。女儿和侄儿在亮如白昼的两只大灯的探照下,在乒乓球台前再次一决高下。我则在花园里寻宝,看看栽种的各种蔬菜的长势情况,辣椒有没有红的,小番茄有没有黄的,丝瓜有没有增加根数,南瓜有没有开花结蒂,冬瓜有没有伸长藤蔓......
山里的慢生活就这样不停地循环播放着,充实而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