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杀人回忆》,所有人都会称赞它的结尾有多经典。
宋康昊转过头,面带惊恐地看向屏幕外的观众。
仿佛在说:凶手此刻就在我们之中。
这个镜头确实很震撼。
但我想说,与之相比,影片的开场同样精彩。
那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午后,一派平静祥和的乡村景象。
一个少年在稻田里抓住一只蝗虫,放进透明的玻璃瓶中。紧接着,平静被打破,一具正在腐烂的女尸躺倒在下水道里,身上也趴着一只蝗虫。
此后警察看向远方,同样一片稻田,已不复之前的祥和。
这组镜头几乎预演了整部电影。
它告诉我们两件事。
第一,在这片土地上,极端事件已成为某种日常。
就像尸体旁不远处,有一群孩子正在放肆嬉闹。
第二,如果一个社会已经病入膏肓,那么凶手是抓不完的。
正如少年抓住了一只蝗虫,但尸体上还有一只,那无尽的稻田里还有更多只。
这两件事加在一起,构成了《杀人回忆》的核心。
它真正想讲的,不止于一个真相缺失、真凶逃脱的故事,而是制造凶手的这片土壤。
02
影片改编自发生在韩国1986年至1991年的连环杀人案。
片中的三个警察,为了调查这起案件,费尽心力。他们一次次锁定目标,又一次次错认凶手,直到最后悲情收场。
影片为我们真实地还原了他们的生活,并且丝毫不避讳他们在办案过程中表现出的无能与野蛮。
朴探员是典型的小地方的警察,办案不讲证据,全凭直觉。
他坚信自己有一双慧眼,能一眼认出凶手。
每次抓到嫌疑人后,二话不说,和搭档曹探员一通刑讯逼供,逼嫌疑人自证其罪。
屡屡受挫后,他甚至找大仙儿算卦,问凶手的样貌。
与他相比,从汉城来的苏探员,手法要高明得多。
最起码,他具备基本的刑侦常识,也懂得抓人定罪要讲证据。
他来到小镇后,如一股清流,瞬间给案件的侦破带来希望。
但最终,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经历一次次挫败后,正直守法的苏探员竟变得比朴探员还要极端。
他甚至直接说出:“办案不需要证据,只需要口供。”
那可是他曾经深恶痛疾的做法,此刻,却言之凿凿。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苏探员的全盘“黑化”?
这是解读这部电影的关键所在。
表面看,苏探员是被这桩无解的案件拖垮的。
他曾经以为,真相完全可以依靠逻辑和勤奋获得。他也确实取得了进展,推断出凶手的作案规律:总是在雨夜,伴着广播里《悲伤情歌》的旋律,专挑身穿红色衣服的女性下手。
尽管如此,他依然没能阻止下一起案件的发生。
当同样的雨夜来临,凶手将再次作案时,他请求上级调动更多警力,得到的回复却是:“所有警力都被调去镇压学生运动了。”
于是悲剧不可避免地再次上演,一个花季少女惨遭杀害。
这也成了苏探员陷入疯狂的直接诱因。
至此,我们可以继续深入这部电影了。
在苏探员黑化的原因背后,实际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黑洞。
正是这个黑洞,酿造了所有的悲剧,包括警察的、被害人的,当然也包括凶手的。
它是什么呢?
如果细看《杀人回忆》,就会发现,影片明着在讲缉凶,实际暗中处处都在描绘韩国八十年代的社会氛围。
那里有糟糕的大环境。
军政府统治下,社会反抗运动频仍。游行、镇压,永无宁日。
覆巢之下,人人自危。
这是不安的底色。
在此之上,又有冷战背景下无休止的“防战演习”、“避难演习”,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不安全感。
还有“灯火管制”,为防止敌人夜晚偷袭,全城所有灯光都要熄灭。
那是一种“人造的黑暗”,为凶手提供了无形的庇护。
再往细处看。
韩国乡村社会,民风彪悍。
孩子们在尸体边玩耍,犯罪现场一再被破坏。
由于警员都跑去镇压运动了,导致地方警力不足,办案压力又大,警员们只好胡乱抓人。
再加上整个国家的落后,技术落后,DNA检测都要送去美国。
这所有的所有加在一起,就是那个黑洞。它笼罩一切,也黑化一切。
由此你也就明白,为什么这片土地戾气丛生,为什么真凶得以藏身。
就像镜头不断呈现的那片汹涌的麦田一样,它是社会的真实写照:危机四伏,又难以猜透。
它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残酷的真相:如果一个社会病了,谁先抽风,其实是个随机事件。
它随时可能发生,也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不起眼儿的人身上。
正如影片结尾,朴探员问起目击真凶的小女孩:“那人长什么样?”
小女孩淡淡地说:“就是普普通通的样子。”
这才是《杀人回忆》真正牛逼的地方。
它讲的不是“人”杀人,而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是如何杀人的。
这样的社会,必然会生出变态的杀手。
更进一步说:如果“社会”才是真凶,“人”反而成了替罪羊。
最后简单聊聊最近的新闻:《杀人回忆》凶手原型在时隔30年后,终于被确认。
这绝对是个好消息。
很多人都说:“《杀人回忆》终于迎来了大结局。”
对此我想说,如果你仅仅把本片看作一个真凶逃脱的故事,这么想没错。
但这部电影并没有那么简单。
《杀人回忆》实际也是部纪录片。
它记录的是一段历史,一段“社会杀人”的记忆。
它提醒着每个人,曾经有一段时间,人类是如此荒唐地生活着。
未来,我们再也不要活成那样。
而这种提醒,永远不该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