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过隙白驹,转眼之间又到了月底,这个月共码字12万,虽然比一月份多了2万字,但还没有恢复到2022年下半年的数量。
二月份的写作情况分为三种情况:
1——12号,出行状态,每天写写《出行小记》,再写一篇小短文,每天码字2000——3000字之间;
12——15号,休整状态,毕竟在外漂了一个月,一下子回不到原来的写作状态,但写作不间断;
15——月底,日子回归正常,日更4000——5000字成了常态。
输出
虽然我的时间比较自由,但写作的时间比较固定,一般都是上午写作,两篇文章,都是千字以上。
长期坚持的结果,不写不舒服,必须一吐为快。
选题都是提前准备好的,而且选题3——5个,一篇长篇更新,其余的挑一个自己喜欢的或者擅的选题就可以了。
晚上在另一个平台写写家长里短,情感故事,或者写一个问答,基本也是日更,就像和老朋友聊条,丝毫没有压力。(这些文字,每天都写,说是备份也不为过)
输入
输出和输入犹如孪生姐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持续输入,写作的时候就会有被掏空的感觉;而输入太多,不写出来仿佛一肚子话没有说出来,憋得难受,一吐为快的感觉,就像内急的时候突然找到了厕所,解决后爽歪歪。
目前的阅读方式是:纸张书、电子书和听书并存。这个月读了《穆斯林的葬礼》和《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听了《市委书记》。
午休前在知乎上看盐选专栏的故事成为了习惯,短篇故事都是爽文,虽然没有太大的营养,看起来过瘾。
每天我也会刷短视频,西瓜视频是首选,偶尔也能提供一点写作素材和观点。
总结
我有总结的习惯,写作也一样。
用网格手账本记录每天的写作字数,月底小结,年底总结。每个月的码字数量和一年的码字数量,每个月读书或者听书的名字,都有明细的记录,甚至在哪个平台读或者听都有标注,以及在平台的排名都记录在线。目前在简书日更第923天,排名第340名。
除了记录数量,我还用文集《写作是心灵的修行》记录写作过程中感悟,这个月写了《旧文再见,跟随小主重新开始》《写作就像一瓢水》《不写就出局——日更之我见》《日更要尽早》《不急于变现,多积累文字》等11篇文章。
《写作是心灵的修行》这个文集里的文章,记录了我的写作心路历程。
状态
讲过三年的写作练习,我目前的长篇写作处于了模仿状态,十几部系列文练习之后,慢慢找到了自己写作的模仿对象。
上个月读了赵美萍的自传体小说《我的苦难,我的大学》,作者用时间顺序,书写了自己非同一般的奋斗经历,和对不公正命运的不屈抗争,最后梦想成真的不平凡人生,让我唏嘘动容。
感慨之余,我的脑海里不断闪现出发小多多的影子,她也是6个月丧父,经过磨难,后来不仅成为了一个合格的母亲,而且还成为了一个优秀的高级教师。
于是我就动笔模仿赵美萍的手法,开启了长篇《逆袭》的书写,至于能写成什么样子,我也没有把握,但我会写完整的故事情节,不会中途停止,那不是我的性格。
方向
目前我每天都保持着写作的热情,经历了三年的持续输出,也遇到过这样那样的打击和困惑,丝毫没有影响我创作的热情。
目前的写作大方向以长篇为主,故事文为辅,偶尔也会写点生活随笔、分享兵团故事。
我把以前写的十几部系列文全部私密,过滤后合适的内容就放出来,不合适的就继续私密。
如果一直保持写作的热情,就放开大胆地写,遇到瓶颈的时候就去修改私密文,让自己一直保持写作的状态。
备更
目前群里要求每天打卡800字以上的文字,对我来说不是难事。
至于打卡时间有变动,这也没有问题。时差的原因,我们这里比北京时间晚2个小时,凌晨之后睡觉是常事,但起床时间也晚,平时就8:00——9:00。目前已经养成了随时都能写一篇800字短文的能力,即便要求7:00打卡,那我凌晨之后发布也不会耽误打卡。
至于备更文,那个平台私密了300篇文章,最不济的时候拿过来一篇也无妨,反正都是自己的原创文,与我大概率不会遇到。
在我的认知里,备更文,犹如核武器,平时可以不用,但你必须有。否则,分分钟让你断更出局,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写作,源于对文字的热爱,走得远,就要坚持初心。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相信在《不写就出局》这个群体里,被一群志同道合的友友们裹挟着前进,掉队都是一件困难的事。
在认定的写作轨道上,朝着认定的目标前进。道且远,路且长,用我们的余生去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