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的生活在名与利之间摇摇晃晃。
徐州市组织名优教师的评选,我的条件刚刚好,起初,我是快乐的,哎呀,够条件可以参评了。
在整材料期间,徐州教育局又对评选条件里的课题做出解析,这里的课题是指十一五、十二五的规划课题,或者是徐州市教研室的大课题,个人一年的课题一律只等同于同级别的论文。
就是这样的一条信息,让我的心神变得颇不宁静起来。
因为,由于课题的原因,将会有很多老师在此止步。而我,感恩于冷老师的厚爱,福禄其中。
原本,因为表彰奖项的稀缺,我不敢奢望名师,能评个良师心足矣。可是,这个关于课题的限制丢下来,我的心开始摇荡了,是不是报优师的评选也有希望?会不会因为条件刚刚好能有侥幸得来的好结果?因为课题被卡,是不是加大良师评选的竞争力?我是报优师?还是报良师?
当面前出现了选择,一颗心,真就不易端平了。
选择让心失去了自由,让大脑充满了纠结,让言行多了牵绊和束缚,整个人都变得不自在起来。
报与不报间,已毫无快乐可言。
倒是整理材料,让我看到过去,感恩于过去那个勤奋的自己,能认真研读教材,能坚持反思课堂,在一次次大大小小的比赛中,为自己挣得了评优课和基本功大赛的各级奖项。做这些时,纯属对上课的热爱和内心对自己的挑战,没有谁督促,也没有谁要求,一切只觉得就应该这么做,一步一步,一级一级,不知不觉间经历了很多场比赛,比赛让我的心也越发明晰起来。
就像对读书和写作的热爱,全凭兴趣,是兴趣让我坚持读一本本的书,是兴趣让我写一篇篇的文,没有任何压力,没有任何企图,但生活往往就是这样,你越不求,你就越可能得,你越求,也许就越不得。在简书不到十个月,我写了近25万字,验印学时时发现,16年省级发表获奖的文章,居然有14篇。做这些时,是兴趣在走,是心灵在走,一点也不觉得累,快乐而轻松。
但现在,就用几天的时间苦心孤诣地评个名师,竟这般疲惫和不自在。
听课记录需要补写至少120个,再加上改报名师,又多加两本青蓝工程的听课记录,我不知道,这样的评比之于我是幸福还是痛苦。
其实,这几年作为教干,每个学期的听课记录都是必交必查的,我的也都是规规矩矩老老实实上交的,只多不少,可是,可是现在,我找不到它们了。
我敢说,每个学期我写的字一定是全校老师中最多的一个,只是很多时候的学习,讲座,我都不屑于写在听课记录上,我总觉得这单薄的供检查的本,配不上我要写的字,我写下的,都是我欢喜的,那些明晃晃的发光的字,只能写在我钟爱的笔记本上,然后,珍藏。
对于这次整理材料为沽名钓誉而写的字,既是负累,也颇觉羞愧,不自在,不快乐。
马姐说,以前,人家上战场,挨了三个枪眼,才立个三等功,你们这,连战场都不要去,整整材料,就有可能拿个大奖,知足吧。
几天里,也只有马姐的这句话让我在心里笑一笑了。
今天去局里交材料,审核很快就过了,但是,青蓝工程的听课还欠着,七点多到家,我冲着乐乐要作业看,一天没在家,这小子的任务是需要检查的。
完成是完成了,但看到作文的书写,我就不淡定了。
“练了一个月的字,天天大太阳来来回回走那么远的路,怎么就写不成在老师那里写的那样呢?”我似乎在发泄自己的怨气。
“我看,有必要搞个课题研究,把你也拉进来,内容就是论初中生怎样才能把字写好?”我的脑海全是整材料。
“没有用的。”乐乐看了我一眼。
“怎么没有用?怎么没有用?”我连声发问。
“这是个人的小课题,不算。”
我不禁莞尔,这是我一天来,最快意的笑容了。
马德说,这个世界上,凡是跟功利有关的事情,于心灵,你只可以喂饱它,却不能滋润它。看来,名利这东西,真是实在追逐不得,当你有了欲念,你就会心神不宁,得到了是约束,失去了会伤神。像古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许我等穷其一生也难以达到。
“老是把自己当成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路。”这话,应该是切身的感悟。
平心静气,无欲无求,这应该是生命最美丽的意境。
可是,世人不知,我亦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