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周就开始有这个念头的,可是每每深想都会怪罪于他人、怪罪于环境。自我批评最终沦为抱怨,惹得自己一片厌恶,也就不想继续下去。那日昀给我看她三月份的目标分解,很详细,而且洋洋洒洒那么一长溜的工作计划,我则跟她说我在混日子,她说多可惜。
是啊,大好年华,混日子……
虽然我一向懒散,但慵懒是为了享受,而非,混日子!
我似乎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心虚给她说了些自己周围的环境,把过错推给环境。可是我们选择不了环境,难道不是可以改变应对的态度吗?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难道还不是自己个人的原因吗?不管坚守信念、不被腐蚀有多么难,难道不是应该的吗?越发厌恶自己的说辞。
今个来写,一定要摒弃怪罪于环境、心里不平衡的想法,一定要坚定无论别人如何,我也要做心中所愿的自己。有句话说,你想别人怎么样,你自己先那样。还必须加一句,即使你生生世世那个样,别人依旧不那样,你,还是要那样。因为,你,是为了自己而那样,不为任何别的人,更没有伟大到为了社会。
那日降温下雨,我一早就问娃爸对小麦有无影响,娃爸说虽然降温同时有降水,不会有影响。后来有小同事问我说亲戚家的麦子发黄是什么原因,他亲戚自己估计是因为种浅了,虽然我心里也确实觉得极有这个可能,还是建议他再问问植保站的专家。我记得之前有就小麦发黄的可能性汇总,找了一会,在2014年3月的工作日志中找到。原来我虽然没记在脑子里,至少有记在本子上,现在连本子上都不记了。回到家讲给娃爸听,娃爸说小麦发黄原因太多了,没看到麦子不好断定,可是我心里清楚,看到麦子我也一样看不懂。
第二日,被问及粮食发展专项资金是否需要申报审批,我又是一个未知,去年是怎么弄的都忘了个干净,找了文件来看,却稀里糊涂分不清这个和绿色增效那个资金是不是一码子事,最终问到省里。
这几件事是起因,问技术,技术我不懂,问政策,政策我不懂。我这几年的工作是怎么混下来的?而且还大言不惭地说“活,我没少干。”是的,活,真没少干,可是没一件用心,没一件入心,全是匆匆应付着。外表上,我应付的是别人,而且发现原来应付着就行了,似乎你用了心不仅得不到肯定,反而成了多事。可是,最终应付的却是自己,这几年来,对于工作,理应是越来越有掌控的,结果却是越来越失了掌控。
这种失了掌控的滋味并不好受。曾经我很想认认真真学习,给文件画脑图、给数据造表格、抄报纸……,虽然我从未想要升职要当领导,可是却希望自己很专业,当初武站长就是以此诱惑我回种子站的,可惜,最终没回去,可能还耽误了别人的事。
可是我却越来越不专业了,也许部分是因为行政工作的性质造成的,但和我自己的“混”自是脱不了干系。慢慢地甚至觉得做个农学专业人士的愿望和想当数学家的梦想一样不现实。如果说想成为数学家,必须牺牲所有时间,清苦地研读,那么做个农学专业人士,你却需要下乡,需要跟很多专业及实践着的人不断的沟通。这么说来,我似乎还是觉得努力成为一个数学家更符合我的性格。
扯的远了,当然我心里清楚我没有那么热爱数学,所以才最终没有走上追逐它的道路。说回农学吧,我最终是畏难了,最终是选择了舒适的得过且过了。
这自我批评够严厉不?可是批评不是目的,所有的批评都是为了纠正,都是为了更好。但我终究是对自己宽容的,也深感自己囿于自身所处的环境、必须应对的琐事,所以,不以农业专业人士为自己的目标,仅仅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文件,在工作遇到的时候学习即使不那么深入一线的技术要点,跟上庄稼的步伐。
- 写工作日志
- 用心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
- 重建有道云工作文件夹,收录数据及相关政策、技术文件。
- 调整心态,不抱怨,不心里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