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只有两件家电,一个是手电筒,一个是匣子。
其实,今天说来,匣子已经成为历史,扭开银色的按钮,刺啦刺啦的声响,只是儿时的记忆。
当年,听单田芳、袁阔成、田连元、刘兰芳、艳桂荣等等名家讲演评书,是我认识这个国家历史和社会唯一的渠道。
在评书中,总是听到一些古语,虽然不理解,但是记忆深刻。在这些名家拿捏和选择的一些词句中,总是有个别觉得如鲠在喉,长久不能释怀。
比如,当年流行最多的一句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心里就一直想不通,圣人先贤怎么会研究出这样的词语流传于世,简直不可思议。
我总觉得,无论儒家还是道家,或者百家,都是在教人向善,流传数千年而永生,不相信当年他们会做出如此的教育。一直以来,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后来有了互联网,才搜索到它们的本意。原来,这么多年,我们都在误解。
1、三思而后行
民间释义:做事谨慎,小心稳妥,思考后才行动。
阿乐百科:一直以来,在很多事情的抉择上,我们总是在这样奉劝自己和朋友,做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其实,此句出自《论语·公冶长》,原话其实是这样: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意思是说,季文子做每件事总是考虑多次再行动,孔子说,想两次就可以啦!其实,最懊悔的事情可能就是一个”等“字,最浪费时间的事情就是优柔寡断、举棋不定。
2、以德报怨
民间释义:用恩惠回报别人的仇恨。
阿乐百科:这个词语总是让人们对孔夫子肃然起敬,受到别人的欺负,也要用行动去报答他,用真心去感化他。其实,后面还有话没说完。这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又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应该用对等的直接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所以,任何事情,都是将心比心。
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民间释义:不孝顺的事情有三样形式,其中以不延续后代为最严重。
阿乐百科:在《孟子》的《离娄章句上》中,有这样一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其实以前的”三“是个泛数,就是”多“的意思。这句话的意识是,不孝顺的表象有很多,其中以不守后代的本分为最,舜没有告诉自己的父母就结婚了,就是没有尽到后辈的责任。如果这里的”三“你偏不要用”多“来解释,那么也可以这样说:不能事亲(孝养父母、爱护家人),是一不孝;不能事君(恪守本分、忠义行事),是二不孝;不能立身行道,成为有道德的贤人君子,是三不孝。那么,没有后德,就是最大的不孝。
4、闭门造车
民间释义:不进行调查研究,只凭主观想象办事,不符合客观实际。
阿乐百科:宋代朱熹在《中庸或问》中写到: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实际上是指,虽然关起门来在家里制造车子,但是使用起来也能和路上的车辙相吻合,因为是按照统一规格制作的。
5、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民间释义:人不以自己为中心,不为自己追求利益,上天都要诛杀的。
阿乐百科:这就是我自幼不能理解却常记于心的古语,后来终于豁然开朗。其实,为不是四声,而是二声,就是作为的”为“。为在这里的意思是”修为、修炼“,全句的意思是说:人如果不修习自己的德行,那么天理难容!所以,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在新加坡开赛,时任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到现场参加。当时的正方台湾大学队以“人性本善”对复旦大学的”人性本恶“,双方激烈辩论,甚为精彩。
正方认为,人性本来都是善良的,别人的面包放在面前, 也不会去拿,后来德行不好的人,都是因为后天的教唆。反方认为,人性本来是罪恶的,后天所有的教育,都是为了压抑掉恶的本性,就是让人不去拿别人的面包。
人性本善或者人性本恶本就不重要,而是如果本善就要更善,本恶就要教化,终极目标是一样的,就是明德向善。
当你对别人笑了,你会发现身边的所有人都在向你笑;当你对别人付出的,你会感到你所得到的回报始料未及;当你开车让了别人,你会发现别的车都会让你。
人生需要善心,也需要正能量,只有这样才会是大家庭的温暖,有什么争执不能释怀呢?当一个人受到别人评价,或者自我评价的时候,说到的第一个词希望都是:
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