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 读 者 写 给 阅 读 者 的 剖 白 。”
【作者简介】Ms.V.J 自由撰稿人,自嘲“御宅神尊”。宅起来时,可能在自由爬格子,也可能在疯狂看动漫;宅出来时,基本是一个品牌顾问,更像一个商业生活观察者。
某月某日,从好友Zoe微信中看到她发出的一句话:人生是一场漫长的告别。
我回味再三,似有触动,想回复一句什么。思来想去,却又觉得这是所有生命皆而有之的道理,有着宿命的意义,与我这样一个活着的个体并无独特关碍。索性丢开手,点了个赞,对人类的宿命共识保持沉默。
相隔数日之后,某个夜晚,当我再一次陷入噩梦而惊醒,亮起灯,喝了半杯凉白开,仍是心有余悸不敢就此睡下,遂拉过床头一本在读的《红书》。
“当我看到地球的哀叹和无意义并蒙着头走进死亡的时候,我看到的一切都变成了冰。但红色的太阳在阴影的世界中升起。它秘密且出乎意料地出现,我的世界就像一个邪恶的幽灵一样开始旋转。”
正看着书,突然脑袋里蹦出之前仍未放得开的问题,原是思索在无意识中一直不曾间断。我随即想到,哦,倒像是一种自我救赎。这就是我当时未能捕捉到的独特性。
若说所有人的人生是一场漫长的告别。那我的人生便是一场漫长的自我救赎,而阅读就是我最善用的救援方案。
阅读,成就了这场告别式中漫长而孤独的自我救赎。
从什么时候开始,阅读便成为了“我”人生中漫长的自我救赎了呢?
儿时的我,阅读似乎毫无沉重的意义,作为一个孩童,仅仅是对这个世界的未知渴望与好奇,一次次因循着阅读的乐趣,捕捉所有带字的纸片儿。
我的父辈三代男性全部是爱看书的人,但我家自小却并不是书香门第。小时候屁颠屁颠跟在爷爷后头捡他看完的书看,而父亲也从没给我买过玩具,每次出差回来都是以书为礼物。
阅读会上瘾,一入书香深似海。到手不多的书籍完全赶不上儿时的阅读渴望。成年之后再回想起来,简直是沉沦在书海汪洋的遐想中欲壑难填。也许正是如此,助长了我之后的囤书欲。
到了初中,由于应试教育之下当时那个年代的家长通识,家里禁止我看闲书,只有爷爷毫不计较那些所谓的通识。我瞒着父母偷偷和爷爷借书交换书。即便已经十分小心谨慎地偷偷阅读,到底还是被阅读的渴望敲破了明明有自知的安全门禁。
终于有一天,晚自习的课堂上,用课本书打着幌子,梁羽生的《广陵剑》正看得深如其境的当儿,未及防备一张大手伸来,只觉得眼前的字里行间在飘飞,一径逮着字句追过眼去。从此,脑海中永远烙下了班主任那一脸表情,笑得贼奸猾。
让我始料未及的是他不仅没收了书,还告知了我母亲,直接导致终结者降临的雨夜事件。一周后晚自习结束,当我踩着轻快的小雨滴回家,与同学欢声笑语的说着话,捧着的一摞教科书里暗藏了一册金庸的《白马啸西风》。路灯下,母亲大人的身影如天宫门神般高大威猛,直生生的当头压将下来。然后,苏普的草原小夜莺就这么被暴力地放飞了。
起初,常遗憾未及看陈石星一曲“广陵散”送行张丹枫,时又庆幸翻阅中还记得《广陵剑》卷尾有诗云“菩提明镜两皆非,又何必魂消南浦?且天际驰驱,寻找旧时来路。”自此,我的初中生涯,只得将唐诗熟读作闲书,暂且聊以自慰。
闲书禁令,如同给急于探索发掘未知的思想铐上了一副沉重的精神枷锁。不再能自由阅读的时日,心总是落寞孤寂。那时的我尚不太能明白,只是感知得到自心的状态。然而,胸有千丘万壑的“为什么”早已闷闷地开始在心中发酵。
当我第一次阅读到辩证唯物主义,我思想中原本幻化无端的世界,出现了一个标注上物质、意识、规律、现象、客观、主观、整体、个体、普遍、特殊、宏观、微观……这一系列标签的立体世界。我知道,那是自己所处的现实世界在抽象思维中的建筑构成。
高中时的校园生活,最使我庆幸的一点是校内教育思想对学生课外经验的宽容,甚至可以说还算积极,同学之间也时常相互借阅国内外名著。
直到高一暑假,我才终于有幸能读到《红楼梦》。不怕人笑话!这是一部被我视作生命至宝的书,决意死了也要随自己烧一部去。因为我生命的根系就基于中华人文,而曹雪芹的《红楼梦》正是集其精髓于一卷的伟大作品。
初读红楼梦时的废寝忘食永生难忘。当日读得入神,至晚母亲便不许我读,怕我看久了伤眼睛。夜里等母亲睡熟了,我再偷偷爬起来继续。母亲睡眠中也是警醒的,为防她起夜时见着我屋里灯光,我把厚实的窗帘遮上,把席子铺到地上,把台灯靠着书桌也放席子上,再用一张宽幅横毯折了两道拧起来塞住房间门缝。然后我才这样趴在席子上继续阅读。
当看到凤姐设机谋时就为一傻一呆的俩玉委屈得流泪,再往后至黛玉焚稿、病神瑛泪洒相思地已是泣不成声。由于不敢惊动家人,痛彻之时只好埋头捂在寝被上哭。眼泪鼻涕憋流得像是七窍堵了五窍,余下部分几乎都隔着朦胧泪眼在头昏脑胀中读完。
从那时,我才知道,一筒纸巾的用处还能是抹泪。这样一段至情至性的阅读行为本身,就已经成为我生命中无法抹灭的人生经历,勾起太多自我经验中积累的疑惑与反思。
《红楼梦》里有太多与我共鸣的情感和思悟的唤起。
此后,我的阅读生涯便开始有了精神领域中全然不同的自主求索。
然而当时的我并不知为何求索,亦或想得到什么,仅仅在每一段阅读的追求中有了鲜明的选择。
至于这一路走来的阅读生涯中,那些选择汇聚起来会朝向哪里?最后会呈现给我什么样的未来图景?我甚至连这样的问题都没有意识到。但却是十分清醒自觉的作出每一次的选择。现在回想起来,自觉意识的择取,必定有其内在的深意。
记得《红楼梦》里宝钗有点一出戏《醉打山门》引出了一支寄生草。
“漫搵英雄泪,相离处士家。
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
没缘法,转眼分离乍。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哪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
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这支寄生草(曲牌名)原是出自清代邱圆《虎囊弹》戏曲剧本里的一散曲,被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引用了来。书中散戏后贾母给小戏子打赏时,凤姐起了个话头,引出了之后宝玉、黛玉、湘云之间的一场纠纷。
故事大体上是,凤姐眼瞅着一个十岁出头的小旦角,觉得模样姿态长得让人想起黛玉。凤姐多聪明的人哪,她只提及像某人,却不说破。湘云心性无忌看出来就直嚷嚷,然后引得大家伙儿都仔仔细细的瞅,继而哄堂大笑,都明白了使人想起黛玉来。宝玉生怕黛玉难堪,就朝嚷嚷出来的湘云使眼色。这下可好,湘云认为宝玉给她脸色看了,气冲冲地晚间就让丫鬟翠缕收拾包袱,要明儿一早回家。宝玉劝慰湘云碰壁而返,又赶着去安慰黛玉,偏偏黛玉又碰巧听到了湘云和他的争吵又多出生气的道理,而且黛玉也不认可他席上给的那个好。宝玉劝慰黛玉又碰壁而返。
一个怕多心,一个怕多事。实则是两个玉儿彼此的好意,宝玉生怕黛玉多心伤怀,黛玉生怕宝玉多事添愁。宝玉当局者迷,未能释解到这一层,自感无趣伤怀。
这支寄生草的词藻意味,再合着他近日所看的《南华经》有曰:“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蔬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又曰:“山木自寇,源泉自盗。”宝玉想着生活里与姐妹间闹起的这出矛盾,与他们无法应酬妥协,与自己又憋屈无法排解。此时,他自心似无处可处一般。恰应了戏里鲁智深在世的困境:打死恶霸郑屠,避祸五台山为僧,又醉酒破坏寺院殴打僧人,终被师父智真长老遣送出门。
这样一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存在感知,我且称之为“孤心困境”。
“孤心困境”在我们平素生活中时常会有遇到,往小事里头形容来,就像热切切地却碰壁无功而返,几处一周转,各处闭门羹,最后让人备受挫折而感周遭冷酷。
再有如孤儿,从出生被遗弃开始,面对偌大的世界、热闹的街市人群,却依旧无助,仅此赤条条一身的存在。他的孤独冷寂更是渗入灵魂,犹如不系之舟,却不是因安然自处而得的境界,而是“无根无依”。
更有时,我们明明身处热闹或亲密的人群里,却依然感到自己一颗心早已晃晃悠悠飘无定踪。
生命的存在本就难觅根源,出生后皆由现实生活的亲密关联人使我们体会到自我存在感的基础。前面所提及之例,皆有着我们生活中对自我存在感的动摇与难解。
一个人的生命随着“出生”落户现实世界,一路成长走来的所谓“一生”的概念,终将归于尘土的“死亡”。谁在期待一个生命的到来?又有谁在期待一个自我的到来?
当我们作为生命存在,是在物质机能层面的自我供养。
形而上精神意识层面,该如何定义自我的存在?如何进行存在中的精神意识层面的自我供养?
这其中,还有一层隐于现实世界的存在概念,即“如何存在?”。
以何种“生”的面目姿态行径;以何种“生活”的状态与方式;何种“自我”;何种“彼此”;何种“目的”;何种“缘由”,我们存在着?
这已不再只是我的独特性,而是存在于“我们”所有人人生中的独特性,有着各自的未知意义。即便阅读是所有阅读者们的一种自我救赎的方法,也只与各自人生相关。就如同每个人一生所阅读的选择与吸收多少有些相同的,却绝非能够是完全相同的阅读生涯。我们的阅读中,有着我们各自的存在表现,有我们的人生。
我们急于求知,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为什么”总渴望获知,且徘徊沉积在心里总也放不下。为什么就那么想知道一些未知的东西呢?如果不去探索,不去发掘,不去思想,岂不是能活得更尽如人意?
如今我是知道了,全部是为了自心的释解。
为自心所遇之难解之题,甚至无解之际遇,求一个足以安稳自心的答案。
为我们各自的生命的存在作释解。
我们从哪儿来?
我们将去往何处?
此时此刻的存在,我们当如何自处?
在这个丰饶而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又当如何与世界相处?
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我们当然可以抛开这些生命普遍渴求的问题,仅仅脚踏实地的去过日子。可是,当我们一步一步走向这场告别式的谢幕,却没有一个人能逃得开这些问题。因为,这就是与每一个个体存在的现实过程息息相关。我们不断地在生活中遭遇新的问题,琐碎而繁多,使活着变得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甚至不是那么理所当然。
太宰治丢下一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我们抱歉么?我们需要抱歉么?若是生命的存在理所当然,为什么还会有人觉得抱歉?在人类尚未能知的境地,在人类既有的存在,这条岁月无垠的长河中,发生了些什么总在意识中动摇着生命的存在?
生命的存在,人类的存在,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恋爱,我们做爱,我们繁衍后代。我们利用世间资源为生存谋利,我们联合聪慧的头脑、健康的体魄,为生活建设我们期望的一种美好。
我们需要一个合理的释解,让自己好安心的存在。去感知既已丰饶的物质世界,去理解表相背后的意义,可以深刻地去享用生命活着的体验。在既短又长的一生中,能利落的面对所有难解或不堪的经历。知晓如何与自己以外的生命相处,寻得一种专属于各自的语言,却依然能够彼此安慰。
这所有精神深处的不安,摸索至今。
我越发觉得似乎问题的根源点又绕回到每一个个体朴素的自处上。
自处则是与自心的相处。
而阅读,早已成为我与自心相处的呼吸方式。
从什么时候开始,阅读便成为了“我们”人生中漫长的自我救赎了呢?
我相信每一个终身阅读者都将与我有同感。阅读于我们的自我救赎,必定有着专属于各自的命运缘由。
它们是长在我们的生命里的。丛集繁生的荆棘、春暖花开的海涯、骄阳似火的向日葵……我不清楚他人的内在世界都有着何种呈现,但我们早晚会知道自己的。
当荣格进入到原我的世界,灵魂所居是一片干燥炎热的沙漠;
当我进入到原我的世界,灵魂所居是一片粘腻深沉的黒沼。
我一直认为“挣扎”对所有具有活物企图心的生命,都有不折不扣地乐观精神。我不认为“本能”在任何境况下都是求生的。若是如此,当我们站在危险深渊的崖畔,为什么不由自主会有跃跃飞扑的欲望呢?
也许“飞蛾扑火”不仅仅是一种昆虫无知的本能,而是所有生命未知的本能。求生需要积极的动态的执念与行动,而就死是一种未知本能的顺应。在我们生活着并依稀告别的人生路上,需要执着的挣扎而行。
苏轼在杭州送别钱穆父时,一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感悟深切。
当我深陷黒沼泥潭时,是痛苦又枯燥无比地挣扎点亮了求生的本能。
只因我觉得:我还活着,所以不愿像死了那样存在着。
自我救赎,是自处,与灵魂对话。
《红书》里C. G 那个“卑微的人”是不是以内在的死亡来获取外在的生存呢?在银色月辉中,灵魂濒死的呻吟,被潮汐力拽向遥远的月亮——灵魂的栖息地。
当我重回我的深度之所。
内在生活的湖畔上有舟,行于雪原。
这是属于我的阅读,属于我私人的一场漫长的自我救赎。
你们与我不同,你们有你们各自的阅读,那里面必定藏着你们各自的自我救赎。
每个人都有着各自所需的自我救赎,那些需求各不相同,因为,它是长在我们生命里的,与我们共同经历着人生,只有自己才有可能皆知。别人猜不清、道不全,就连我们自己也是半梦半醒的,却能知悟它的渴望。
能够阅读的人是幸运的,能够阅读大量书籍的人是幸福的。
因为我们的内心有一扇自由的门洞,可以自主选择通往任何未知。
书籍使我看到了古往今来,看到了大千世界,看到了浩瀚无垠,看到了宇宙众生。既见玉树临风的男子,又见林下风气的女子。见得朗月濯尘、五柳劲松、黍香金銮;亦见得灶头船渡、缸瓮坟墓、芒草秋雁。
所以,当我有能力自己买书时,我近乎疯狂地渴望藏书,十二分自觉地沦陷为不折不扣的藏书癖。书来不及看,但我依然会把我物色的书囤积起来。我试图在自我救赎的过程中,为生活打造一个书香之所,使未来的年轻一代能够在成长中的第一时间看到那阡陌纵横的路径。
然而,我的深度精神之所并不想要它们,我只想要路过它们,去获取自己的答案。再把自己活成一本书,留在岁月里,与他人路过。
阅读,是伴随着告别式人生的一场漫长的自我救赎。
我们一路捡拾着负重去垒砌存在的根基,浸润着人间烟火去慰藉存在的温度。
荣格告诉我们说,“神性的一只眼看不到,一只耳朵听不到,它的秩序一团混乱。所以要对世界的残缺有耐心,不要高估完美的美丽。”
- end -
【原创作者:Ms.V.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