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把自己比作一颗驻扎在天际一角的白弧星。
那是因为我深知自己实在是渺小,并希望自己能感受到天际的广阔胸怀和磅礴气势,以丰富和填充自己单薄的灵魂。
还希望能以写作来修行造化自己,以一颗沉寂的心静看世间百态——让自己真正明白,人世间的喧嚣繁华与我无关。
以上这些,是我进入简书时的初心。我要守护它。
2.
蒋坤元老师在他今天的更文《有一些感悟》里说,他也是夜空中的一颗小星星,我不乐意接受。
所有拥戴他的伙伴们也不会认为他只是一颗小星星——想找到他,那得费多大的劲呀!
要么,他就是简书繁星中那颗最璀璨夺目的星星!
而在我的心中,早已认定他是阳澄湖上空的那束光,是简书里的航标灯。
那是一盏很清晰很明亮的灯呀!
3.
是呀!那些嘲笑别人的人为什么不能好好做自己呢?
他可以以他所谓的高端文章来说话、来吸引读者呀!
在简书里,一开始,谁也不认识谁,只是以文字为桥梁,因为高山流水遇知音而同行或因为敬仰甘愿跟随……才有了许多美好的遇见!
遇见蒋坤元老师,不完全只是偶然!
他是那么的耀眼却又是那么容易让人靠近!他是一个那么谦恭、平和、真诚、真实的人。
我是那么由衷地敬佩、仰慕他,并为他写过一百篇以上的文章而引以为自豪。
我的那些文章虽写得不尽人意,但也是一种情不自禁的真实表达。其中饱含着感慨、感动、感悟、感恩的情怀。
一开始读到蒋老师的文章,特别的激动、惊奇,以至于我写的读后感里面的文字有些激昂或者说有丁点“过火”……
蒋老师便及时地给我浇了一瓢“凉水”——不能拔高呢!
哦!明白自己不是有意要拔高蒋老师的形象,而是因为我没有真正了解他。
于是,去看有关于他的更多的文章,看他写的文章,也看别人写他的文章……
从此,便明白了他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的粉丝。
蒋老师,他贵在真诚、真实呀!
那我必须得老老实实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来,否则,我的文章不会得到简友们的认可。不能得到认可的文章发布出来有什么意义呢?
至少你得让读者读得点什么,不然就是浪费了他人的宝贵时间,这也是一种罪过。
我探求内心的本真,深入学习中……
4.
简书里高手如云,但我精力有限,更主要的是知道自己的内心需要什么?
我决定了学习方向和目标——向蒋老师学习。
蒋老师的写作包罗万象,他的文章有利于我们的写作和修行并进。
我是很需要蒋老师指引的,渴求自己拥有一个安静平和的灵魂,也力求修行改造自己。
后来,我还幸运地遇见了周卫英大师——一位纯粹的觉醒者。
5.
读蒋老师的散文,你就会感觉到,他的文笔是那么的清新自然,犹如幽幽山谷里的那股淙淙留下山涧的清泉,清脆悦耳、婉延曼妙、回味无穷。
它伴着质朴无华的韵味缓缓流淌进入了读者们的心田,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沉静和沉淀,令人不断地思索和探求。
有一天,即使我长大成一棵大树,我也要低下头看看自己的树根……
他的文字不高深也不神秘,他就这么着自然而然地发着自己的光和热……
蒋老师总是以一颗真诚坦然的心去接纳现实中的美与丑,他真实地陈述事实和阐明观点,并以真实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思想及感悟。
蒋老师说,他如果只是自满自足的话,他很快就被时代的洪水冲走。
是的,这话说得没错,可他怎么会是一个自满自足的人呢?
他是众多人的精神偶像和文学追随者,是简书里的清流支柱。
他德高望重、平易近人,他的文品和人品所折射出来的光辉无不散发着他独有文字魅力和人格魅力。
他每天都为读者输出正能量的东西。至于读者能接纳、领会多少,还得看个人的品行、诚意和悟性。
读者悟得怎样还得看个人的造化和佛缘。
读蒋老师的文章,终归还是有益于我的心智成熟。
蒋老师的文章很佛系。即使你我不曾懂得佛的知识,没接触过佛菩萨,也没多大学问都没关系。
只要你是一个会识字、善良为本、待人处事大度、以行善为乐的人,就会懂、会喜欢老师的哲思、哲理、哲学及构思巧妙的精品小文。
6.
常庆幸自己来简书很快就知道了蒋坤元老师,庆幸自己没有走一丁点弯路。
我也容不得自己走弯路——哪里还有多少时光供我肆意挥霍呢?
没有蒋老师,我绝不会有如此写作热情!
我不断地接纳老师输入的精神食粮,才有足够的意识和能量去自观、自省、自警、自勉和不断地激励自己度过有意义的人生……
既然爱上写作,走上了修行修心之路,我就缓缓而行吧!
7.
简书里繁星点点,星星们各自用自己的光芒和梦想装点着浩瀚无边、变幻无穷的天空。
我也有着美好的心愿在浩瀚无边的简书里,故比喻自己为那颗小小的白弧星。
蒋坤元老师说:“我要用枝叶保护好自己的根,守护好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安宁,就像一首老歌唱的那样,把根留住。”
那么,我就是一棵小草吧……
我就这样守护自己的初心,留住心中的草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