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几天大雪封门。
我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来到阳台,随手拍着室外童话般的世界:院子里松树裹着白袍,像是刚刚沐浴完走到人前;楼下花园蒙起了棉被,已分不清哪里盖着可通幽的小径,哪里藏着不安分的绿地。我记得人类没有冬眠的习性,可楼下分明一个人影也看不见。
远处的马路,雪越积越多,公交慢如爬虫。站牌下三三两两的乘客缩在风里跺着脚,翘首张望。世界上的事大抵如此,美如画卷的风景和令人叫苦不迭的不便总是相伴而来。
孩子问我:“我晚上还上不上奥数班?”
“老师没有通知停课,应该要去的。”
“不去行不行?”
“老师会批评的哦。”
我隔着窗看着没完没了的雪,回答得有点心虚。
孩子放学之后直接乘车去了奥数班。再见他时已经是晚七点。
冬天的晚七点天色已经黑透,他背着书包,顶着一身的风雪进了屋。胶鞋进了雪,裤腿和袜子都已经湿透。
他告诉我晚上到课的只有他一个人;他告诉我说下午最后一节课,老师带着他们在操场玩了雪。所以,雪进了鞋筒里,化在了裤脚上,所以,他暖了两个小时的湿鞋湿袜上了夜课。
我是个不称职的妈妈,因为这一切,我毫不知情……
2
身为父母,我们塑造着孩子的价值观。
童年是孩子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生活中,我们不断通过言传和身教影响着孩子,告诉他这个世界的规则和身为男儿的担当。我不曾专门给他讲过程门立雪拜会老师的故事。但这又有什么关系?他的行为追着圣贤。
清楚地记得初中时候的一件事。那时我在寄宿学校就读,这意味着我只有在周末才机会回家换洗衣服带些干粮。一次周末,我顺路搭乘姑姑的老式自行车返校,车体很高,我使劲抓着姑姑的衣服以防摔倒。
那个时代的马路不像现在这样平整宽阔一望无垠,也没有来来往往的汽车。我小心地坐在后座,听任姑姑丢开刹车,一路下坡往前冲,耳边都是呼呼的风声。终于,在快到学校门口时,一个颠簸,我摔了下来,一个形似砍斧的石块刚刚好垫在身下,硌得膝盖处钻心地疼。
抚着划破了个洞的新裤子,忍着在眼角打转的眼泪,我半天动弹不得,姑姑心疼地说:“我送你回去换换吧。”
“来不及了,快打预备铃了。”
“请个假吧。”
“不!”
我强忍着站起来,一瘸一拐走进学校,顶着膝盖上的窟窿过了一周。妙龄女孩的军功章总是特别惹眼,我需要随时准备好一套说辞来应对全校师生的关怀,解释着事情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因为有着对知识特别尊重的父母,所以,即便是在管理松散的大学,我也从不缺课。
因为我的孩子有个尊师重教的我,所以,他小小年纪已经学着坚韧,学着去珍惜老师的辛勤付出。
3
有那么一瞬间,我欣喜于孩子的懂事,可我分明察觉到自己内心的不安。因为,我用自己的方式教会了他虚心和守约,却也在步步紧盯,绷直了神经传递着自己作为家长的焦虑。
我的一位朋友,夫妻两口子都是律师,孩子已经到了青春叛逆期。平常她家里要么是唇枪舌战,要么是一潭死水。朋友对我说:“一看到孩子那不争气的样儿我就来气,你想啊,我和他爸都有口饭吃,怎么能眼睁睁看着他被人甩在后面,将来他凭什么呢?可他居然说他讨厌我!我是坏妈妈吗?是吗?是吗?”
这话是没错的。我们家长中一些人,他们是医生、律师、教师或者工程师,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骄人成绩,但学问精进是自己的,才华洋溢是自己的,随之而来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回报也是自己的,这一切都无法赠予,不能继承。所以,大多数父母诚惶诚恐,我们把这种时不时的惶恐叫做焦虑。他们忍不住对孩子的行为百般苛责,对孩子的成绩毫不懈怠,他们就这样悄悄地把焦虑转嫁给了孩子。
4
家庭教育理念的传播工作让我掌握了处理孩子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但一谈及自家孩子的教育,我似乎也不能免俗。我的心里不时会有一种声音响起:“孩子,我们这么拼给你搭起了个台子,任由你踩在肩上,你不是应该披荆斩棘,更加卖力往上攀吗?”正如你所见的,我也会鞭策着孩子,充当一个不通情理的父母。
焦虑是为人父母的大忌,我正在主动排解和疗愈。很多时候,焦虑情绪并不会助你让事情效果达到预想,反而能造成孩子的巨大压力。根据心理学原理,适度的压力有利于个体发展,但超常压力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以及学习成效都是无益的。
更何况,影响孩子将来成才的是你的成就水平,而不是你的干预行为。因为根据均值回归理论,孩子成才的大概率会在他所处时代的平均值与你当下所处的位置之间。
这个理论告诉我们,优秀的父母,孩子们能够超越自己,甚至于达到自己的水平都是小概率;而能力比较差的父母养出的孩子不会更差,他会在同龄人平均值之下优于自己的父母。大自然在无情地掷着骰子,它让人类的下一代平均值回归整个人群的中值水平。
在孩子成才的概率区间里,“他所处时代的平均值”与“你当下所处的位置”是两个极点,前者是我们无法左右和改变的,而将后者,也就是“你当下所处的位置”这个点拔得越高,孩子获得的成就可能就越大。
由此可见,真正能影响孩子能力的不是你的手段或者秘诀,而是你作为父母的自身的价值,因此,做父母不是终极目标,每个人的成长都不能停滞。
5
请别用焦虑成就你的恶名。对于孩子,我们只需培养他正确的三观,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至于结果,以上做到了,收获一定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