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不久前,看到好几篇介绍这部德国电影的文章。了解故事梗概后,确定是自己的菜,立马下载,一口气干掉了。上网扒了扒,豆瓣评分8.2,80%以上的人给出了4星以上,方才安心。
说实话,一开始看到主角是两个小男生,没抱太大期望,结果看着看着,彻底失算了。不得不说,这才是曾经的我们该有的模样和故事。
1、
14岁的中学生迈克暗恋班上的班花,但班花并不待见长相委婉的迈克。在班花的生日快到时,痴心的迈克为她画了幅漂亮的画像,准备在生日聚会上,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谁知,在全班所有人里,只有迈克和新转来的契克没有收到班花的聚会邀请卡。
迈克一气之下,坐上了同桌契克“借来”的越野车,开始一次疯狂的暑假自驾游。此时此刻,所谓的目的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出发,是自由,是能够释放心中压抑良久的想法和行动。
跟迈克不同的是,14岁的契克是个孤儿,喜欢抽烟喝酒,每天上下学都会带着装有酒瓶的袋子,这种爱好和精神让人敬佩;成绩优异,全班惟一一个数学拿A+的同学,毕竟是在德国,不是我们天朝;会开车,虽然没驾照,但技术不赖,尤其是在班花的生日聚会场地前的一次车技秀,一个字,酷到爆。
但跟迈克相同的是,契克也没有好朋友,没女孩子搭理,也没收到班花的邀请卡,甚至一开始连迈克都看不上在课堂呕吐的他。但有着相同遭遇的两人很快臭味相投,惺惺相惜,决定一起自驾。做这种决定,有时往往只差一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和一辆不太差的汽车。
两人开车上高速,听钢琴曲《Ballade pour Adeline》(中文名《水边的阿狄丽娜》);开车在一片玉米地里写下自己的名字,又差点困在奶牛群,最后被农场主人开着挖掘机赶出了农场;睡在星空下的草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比起在学校的单调生活,两人更愿意在这里相谈甚欢。
2、
电影虽然叫《契克》,但最重要的主人公还是迈克。除了在情场上的不得意,迈克的家庭生活也并不太好。母亲人虽不错,但整日酗酒,对迈克的关怀不多,一到暑假,就得回康复机构住一阵。父亲是个生意忙人,没时间也没兴趣教育迈克。等迈克的母亲前脚去了康复机构,后脚迈克的父亲便带着漂亮的同事,开车去外地开个长达两周的“会议”。在家没有家人的陪伴,没有一个家该有的样子和温暖,这也是迈克决定跟契克去外面浪的原因之一。
两克(迈克和契克)浪着浪着,东西吃完了,开始下车觅食。虽然没找到超市,但遇到了一位好心阿姨,并邀请他俩去她家吃饭。阿姨的厨艺高超,食物鲜美可口。但让两克吃惊的是,不仅饭前要一起祈祷,饭后的甜点还要答题才能吃。而且阿姨出的题目都让两克目瞪口呆,倒是阿姨的六个小儿女都争先恐后,对答如流。比如其中有个问题是:德国某位著名自然科学家兼地理学家坐的一条船叫什么名字?反正我是打死也不知道。
这种其乐融融、幸福美满的家庭氛围,与迈克华而不实的家庭和契克孤儿的身世形成了鲜明对比。它没有迈克家庭的富裕和华丽,但它有着并不多见的朴实和满足;它也跟契克一样缺少一位伟大的父亲,但它凭着一份特殊的母爱也诠释了伟大。
那六位单亲孩子虽然答题时争先恐后,但也懂得谦让和善解人意,比如最后有个孩子答对了题,但并没有再拿甜点,而是故意出了个“德国的首都在哪里”的简单问题,化解了迈克和契克的尴尬,也让两克终于吃上了仅剩的两份甜点。
3、
两克继续上路,偶遇了一位流浪女孩伊萨,伊萨因为身无分文,无法坐车去布拉格找她同父异母的姐妹,所以一直在流浪。契克之前嫌伊萨身上有异味,不肯搭载她,后来因为伊萨帮他俩成功偷到了汽油,只好让她上车。
三人来到一条大河,痛痛快快洗了个澡。洗完后,契克去找吃的,脱了上衣的伊萨让迈克给她剪头发。剪完发的伊萨的确变漂亮了,身上也不臭了,坐在旁边的迈克开始暗生情愫。而这种欲说还休的情感来得悄悄,去得也微妙。
下一站三人去了一个景点,伊萨看到了直达布拉格的快车,于是跟迈克借钱坐车,说要去找她姐妹。迈克虽有些不舍,但还是把钱借了伊萨,让她走了。临走前,伊萨给迈克的一吻,既是宣告着两人之间的暂别,也让迈克多了份青春时的情感经历,以及一次不小的心灵成长。
两克继续上路,在一条高速公路上,手握方向盘的新手迈克不小心撞上了出事的大货车,回到了电影最开始的镜头,两人的自驾游到此结束。但故事并没有结束,至于结局如何?两克是否还能见到伊萨?回到学校后又会发生什么?在此就不剧透了。
4、
细想之下,此片对现实生活中的不爽和不幸,大多是轻描淡写,只言片语,又或者以一位青少年的角度和口吻,化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幽默。虽没有高深莫测,但也不会流于表象,毫无启迪。
如果看者有心,片中处处可见有乐观向上的细节,个人比较欣赏影片中的这段话:我很清楚在水下憋气时我在想什么,我想到还有很多比有一个酗酒的妈妈和离开的爸爸更糟糕的事。你不会永远都憋着气,因为你只能憋上一段时间而已。
世间万物,盛极而衰,衰极则盛。生活亦如此。
想看的,a站b站有汁源。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切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