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微信群里传出李子勋老师逝世的消失,很震惊,很难过。不仅是因为他是我曾经的偶像,不仅是因为他的电视里温暖的咨询风格,渊博的学士,更在于,在我的生活,亲子,婚姻生活中给了我太多的指引。
我是一名医生,经过大学的几年医学的正规训练和医院的培训,我从来不知道我对于人的心理也会有这么大的兴趣。我记得是05年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中央电视台12套节目有播放《心理访谈》节目。里面的嘉宾咨询专家李子勋老师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的咨询很舒服,很温暖,迷人的笑容,说着不怎么标准的普通话,没有什么压迫感,没有紧张感,一切一切都是顺手拈来,一层一层的剖析,像是解密,又像邻家拉家常一样,慢慢的,来访嘉宾就渐渐打开心扉,最后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我特别欣赏他的温婉的气质,而且也相当的博学。他写了很多本书,写了很多的文章。好多的文章,有关于亲子的,育儿的,夫妻的,家庭的,很多我都觉得很有道理。也作为一些指导已经深深的扎入我心。
知道他生病是在一次课程中,老师有提到李子勋。说他真的是咨询界公认的很有水平的一位大家。就是身体不好,肾功能衰竭,做了肾移植,但是还在做心理的后现代的培训。当时我也就有点担心,去网上搜了老师的情况。还好,没有什么很严重的问题。
后来我又有听过他的两期的后现代的培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觉得咨询,不管是什么流派,只要是对来访者useful,就是有效的咨询。所以他会不限制什么流派,只要是有用的,都可以拿来用。包括他的结构式提问。他不喜欢海灵格的家排,不是因为像有些人说的是假的骗人的,而是说这个家排太神了,有些灵性的东西,会让人进入而出不来。他对于很神的东西一直是很敬畏的。他还告诉他的小组,怎么和自然连接,怎样增加自我体验感!
我有次在网上听他关于亲子的讲座。他讲到“汪汪理论”。他讲到对孩子的尊重,如何发展孩子的自主性。他都有一些和实操的内容。我有回家对我儿子试哦,哈哈哈。
他是我心理学的启蒙老师,因为“追”他,我迷恋上了心理学,迷恋上的亲子,迷恋上的精神分析。可惜,李老师走了。生命真的很脆弱,但是,似乎,李老师对生命的又看的很透!
他说:没有对死亡做过认真思考和真实体验的人,对生也不会有真正透彻的理解。生命是一体的,虽然我们每个个体的生命看来是独自存在与消亡的,但我们只是整个生命机体中一个微小的部分。生命在宇宙间存在着,我们实际上也永恒存在着,这是生命的延续性决定的。珍视自己和所有的生命形式,善待自己与他人,是我们为整体生命输送的有益能量。死亡虽然带走了我们,但个体生命留下的能量、痕迹、思想是整体生命蓬勃发展、延续、兴旺的保证。接受这些,你就不再害怕死亡。
愿李老师一路走好!
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