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918.5万名,党的基层组织517.6万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历经百余年风雨,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基础、最坚实的力量支撑。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筑牢战斗堡垒,争当先锋模范,争做9918.5万分之一的“追光者”。
聚焦凝心铸魂,以新思想定向领航。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凝心铸魂。面对如此规模的大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确保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很重要的成功密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旗帜鲜明地把“讲政治”作为第一要务,把讲政治贯穿全过程、各方面,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在党的旗帜下成为一块“坚硬的钢铁”。要坚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不松懈,把准政治方向,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进一步打牢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做到磨难面前不懈怠,诱惑考验不动摇。要加强整合利用学习资源,充分运用各类学习平台,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重要论述等,推动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聚焦夯基固本,以强组织保驾护航。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形象地指出,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推进延伸,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过硬。要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集中制、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制度,开展经常性批评和自我批评,推动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要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监督,精准防病治病,推进基层党组织全域提升全面提质。要全面加强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把农村、社区、机关、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聚焦蓄势赋能,以硬本领扬帆起航。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无论是在基层社会治理,还是在民生实事推进落实,都是群众的主心骨,是推动改革发展的生力军。要坚持把锻造基层党组织过硬力量作为重点,常态化开展帮建支部、帮抓骨干、帮带干部,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要做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模范,时刻保持敬畏之心,自觉抵制“糖衣炮弹”的侵袭,破除“私心杂念”的作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守底线、不越红线。要紧紧扭住党员队伍这个“牛鼻子”,聚焦选优、育强、管好,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基层党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改革发展中破题破局、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建设一支党性强、能力强、作风硬的党员干部队伍。要创新形式,健全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体系,通过“党员议事”“百姓说事”“民情恳谈”等形式畅通民情民意反映渠道,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激活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