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触动的理念【当下学习内容最触动你的点】:
暂停的分类:
强硬的暂停:
“你去‘暂停’一下,想想你都做了什么”--这是鼓舞人?还是侮辱人?
既不尊重也不奏效--没有经过真正的认真思考,没有考虑长期效果
没有考虑孩子会有什么感受,孩子是怎么想的,没有考虑孩子会做出何种决定,也没考虑自己说的是什么话
这句话假设大人能控制孩子们的想法
积极的暂停
帮助孩子感觉更好-> 接通理性大脑
不是让他们感觉更糟,不是让他们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
在每个人都能足够冷静到接通理性大脑之前,专注于解决问题就不会有效;
积极暂停的四项指导原则
花时间训练
和孩子谈它的好处
感觉好起来的重要性
要把它用于你自己
让哈子自己布置他妈的“暂停”区
一起头脑风暴,提出在“积极暂停”时能帮助孩子们心情好转的活动
孩子感觉更好是能做得更好
“会不会好些”这个问法,给孩子两种选择:去‘冷静角’还是放到班会/家庭会议的议程上
事先和孩子们商量好一个计划
当一个孩子行为不当时,说:“你觉得去你的‘快乐角’会不会好些?”,如果孩子拒绝,父母可以说“你愿意我陪你去吗”
要教给孩子,当他们的感觉好起来后,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就要紧跟着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做出弥补;
没有必要每一次都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启发性问题帮助孩子探讨自己的选择造成的后果,并利用自己学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通过启发式问题来帮助孩子探讨他们的选择造成的后果,是紧接着英国做并且专注于问题解决方案的最佳方式之一;
🌳文章理解:【对作者的思维逻辑,行文脉络,做一个梳理~~以便更好理解&内化作者希望传递的信息】:
先从“暂停”入手,让大人感同身受,我们一般立即的暂停,会给大人带来的感受
再来谈,我们期望讨论的积极的暂停,目的是是什么:“让孩子感觉更好”
再来谈“积极暂停”的四个指导原则
最后谈,暂停后如何解决问题-- 暂停的目的还是为解决问题
🌳认同反思【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深度反思,这个点为何触动我~理念升华】:
用对比的手法,让我们理解作者所希望的讨论的暂停--包括大人也要去刻意练习,花时间训练;让孩子来布置,和孩子事先商量好,最后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启发性问题
💝现状差距【我和标准之间的差距】:
有感受到一次暂停带来的好处,让自己不容易发怒,让自己明白自己的目的,然后会采取更soft的手段来和孩子互动
但这个没有和家人,没有和孩子讨论过,还没有形成一个意识,还没有仪式感
➡️下一步行动【如何做】:
[x]体会今天意见我自己让孩子体验自然后果的事情@3028
[x]家庭会议,分享今天自己的收获@0329
[x]做自己的事,不去管他们是否有起来,让他们自己去体会晚起的感觉-- 早上自己出门
[x]今天漫思列一下自己用过的逻辑后果事件,不能是对孩子,还是对同仁,并检视,是否兼顾了4个R @20220402
[x]上一个行动没有进行,今天下一步行动:在漫思做这一个模块
[x]家庭例会上分享自己的这一个心得
[]今天构建自己的“暂停”区
[]和家人讨论这个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