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梦想的鲜活便是我们为此去经历,并乐在其中,哪有真正的彼岸呢?
最近铺天盖地的,是死亡的消息。
在具荷拉自杀的消息还未淡去的时候,国内男星高以翔被证实在参加综艺节目时猝死身亡,再次点爆各大平台热搜,期间笔者还看到一则18岁哥哥杀死8岁二胎弟弟的新闻...而我们在讨论着“这个社会怎么了”的同时,在我们身边的某个角落,也许又早已经开始了下一次热点的潜藏,无奈的是,我们好像无法阻止它们。
就像,哪怕Max Tooney最终在船上找到了1900,也始终无法将他劝离即将带走他生命的弗吉尼亚号。更何况大多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1900在哪。
在最近这些事件中,感受到一个非常深刻的观点,大概说的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你永远都不知道有多轻。那个25岁在南京地铁站失声痛哭的小伙子,那个在办公室热饭打碎碗就崩溃大哭的年轻人..击碎他们的,不是飘来的那根稻草,而是他们一直拼命守护的东西。
他想带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他想证明自己混得还算不错,她想追求美好长久的爱情...每个人心中都有道光,在指引前行的方向,是我们活着的勇气。可这道光,也正是杀死我们的力量。
01 击垮我们的,总是我们最得意的事情
从小到大,小Z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好,斯文有礼貌。虽然从小地方来,但凭借自己的踏实努力,在城市里也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工作七八年下来,跳槽了三家单位都是老板的得力干将。不仅顺利地结了婚、买了车、买了房、还迎来了第一个孩子,生活小资家庭幸福。跟小时候一样,这就像别人家的事,小Z也一直引以为傲。
可那天,公司老板虽然极不情愿,但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仍不得不做出裁员的决定,小Z便在裁员名单中。那是小Z一辈子都未曾想到过的事情——自己有一天会被裁掉。虽然他知道并不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好,而是整个部门的裁撤,但“向来优秀”的自己面临失业,三十多岁面临尴尬的求职处境,这件事仍将是他漫长的噩梦。他开始了彻底的焦虑、怀疑和否定。
如果一直以来我们所最得意的事情,到最后都变成了“骗局”,我们却曾为此含辛茹苦,我们却曾为此沉溺其中,What the f**k feeling?
为什么会这样呢?
试想一下,若是那些你根本不怎么在意的琐事,无论它们变得多么糟糕,想必也无法对你造成什么影响。可那都是我们最得意最赖以生存的事情啊,我们的才华、我们的爱情、我们的圈子、我们优秀的孩子,我们不仅为此付出努力倾注心血,我们更对它们抱有极高的希望,甚至是失衡的希望。而这种希望,往往是欲望不断激增而反馈不断递减,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出现交叉,开始展现出了失望,继续演化,这种失望感就越来越强,直到那束光逐渐微弱到熄灭,我们甚至很难想起它曾经燃烧得多么炽烈。
最后在稻草飘来的那个瞬间,将我们压垮,从此痛不欲生,所见所思,犹如黑白。
02 人们浪费了太多时间去问“为什么”
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人们常被两类问题困扰。一种是单纯的焦虑(或叫兴奋),明天要准备一场重要的演说、有一个高规格的会面、出席一场盛大的活动,又或者只是明天穿什么搭配、画什么样式的妆容、买什么菜色这些看起来最日常的小纠结;而另一种,深层次的,便是不断去问为什么?
正如小Z心里反复在问:为什么我工作这么优秀却要被裁掉?人们有着太多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我这么努力了,生活还是没有起色?
为什么连最亲近的人,也不能真的理解我?
为什么我说过几百遍的话他却当做没听见?
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
为什么他不爱我?
为什么...
每一次追问,都是深刻的自我怀疑和否定,每一次的否定,都带来无尽的悔恨和痛苦。这些痛苦不断吞噬着我们的脑细胞,很快占据着我们,将我们困住无法动弹。
很残忍的事情是,即便如此,我们依然无法停止追问,这是几千年文明告诉我们的思维,如果不是这样“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求知系统,人类也难以实现今日之繁华。可,是啊,文明教会我们追寻,却未教会我们停止。直到我们付出代价。
你看那个看起来最闪耀最乐观的人,他的心里却一直在追问:为什么我努力快乐并给人们带来了快乐,而我自己却不是真正的快乐呢?
喜剧之王卓别林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人得了很重的抑郁症之后去看病,医生跟他说:“最近我们城里来了一个特别幽默的人,已在街上讲了三天笑话,让全城的人这几天都过得特别开心。我建议你去找找他。”这个人说:“我就是你说的那个特别幽默的人。”
03 可怕的不是我们看到的,而是我们看不到的
在我过去的职场经历中,我时常发现很多人在抱怨自己的工作,强度是多么的大、领导是多么可恨、待遇是多糟糕,可他们依然未曾离开公司,而这样的情绪让他们无法自拔,使得他们始终难以成为骨干与核心。在他们眼中公司存在非常多问题,而且长期不得治理(当然事实上只是无法满足到贪婪的期望)。尽管他们心里有一百种不成熟的改善意见在餐厅和吸烟区被反复提起,但终究没被采纳,因为他们能看到的、能接收到的,能思考到的,实在太有限了。
而这样的混沌,便不停地摧毁着他们,直到他们34岁。在这些经历中让我感受到一个道理:可怕的并不是看到的问题,而是看不到希望。
Moonlight city. You just couldn't see an end to it. It wasn't what I saw that stopped me, Max. It was what I didn't see.(偌大的城市,绵延无尽。并非是我眼见的让我停住了脚步,而是我所看不见的。你能明白吗?)——1900在最终没有走下船时,向Max解释是什么让他决定继续留在船上。
毫无疑问1900是那个闪着光的男人,所有人都告诉他,如果他走下船去往城市,他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也许吧,可我竟难以想象那双手,在暴风雨颠簸的船上可以优雅弹奏的那双手,到了平稳如枯死的地面上,是否还能跳动出那些鲜活的音符?看起来最遗憾也最伟大的事情是他懂得:他能照亮的生命,都在那艘船上。他知道什么是他能看见的,他并没有被自己的光芒照瞎了双眼。
船在,琴在,这就是他的世界。
04 一个人到底需要多大的世界呢?
有人说:每天睁开双眼,去面对这个世界都需要勇气。
我想:那是因为我们眼中的世界太“大”了吗?
我们要爱的人很多、我们要去的地方很多、我们要追求的成就很多、我们要守护的东西很多,而我们还想让自己过得开心,想让爱的人过得开心...天哪。这些原本美好的东西,这些一想到就温暖的东西,而我们走着走着,却变成了要拼命去守护,变成了去面对都需要勇气。
是什么让我们变成了这样?
著名心理学家 Andrew Solomon在一次TED演讲中谈到:抑郁是爱的附属品。他的这段描述,彷如针刺中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不痛,却让人浑身发抖。
很多时候,比不快乐,更可怕的事情:是失去活力!对身边几乎所有的事情,所有的生命失去兴趣。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觉得非常麻烦,每次痛苦,精疲力尽,不想下手。想要吃饭,觉得好累,像要自己去受难。
没错,你就是身处抑郁之中,你也知道自己很抑郁,你觉得这一切很荒谬,甚至,你知道自己有很多值得守护和爱的东西,你就是完全提不起劲。
随之而来的疲倦,你想做的。可以做的事情越来越少,你不会想要多加思考,你的感知变弱,你好像开始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然后,你开始变得焦虑不安。
总是莫名其妙地流泪,人前的你可能开朗努力,转眼你就好像被禁闭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盒里,它不断在吞噬你的生命。你想要摆脱尘世,可是,你还有不希望伤害的人。
一生有限,我们能照亮的空间有限。也许有一天,我们终于发现自己并非无所不能,不再去幻想那片本未曾向往的陆地。我们活得简单一点,会不会更快乐呢?
End:
突然唤起一句歌词: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如今你四海为家...
参透也好,无奈也罢,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而曾经的一切,便只是代价。
更多精彩,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梦想说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