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在年轻时代不释放自己最本真的性格,他这一生将是不完美的。因为人到中年,就必须负起社会所赋予他的责任。这个时候,就需要内敛,有时候应该委曲求全,有时候应该忍辱负重。”
所悟:
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阶段,有时可以应对有时疲于奔命,何故?我觉得是因为我们不懂得顺天时。在不同的时候做该做的事情叫顺天时。年轻随性,年中随势,年暮随缘。不随性苦恼,不随势艰难,不随缘愤懑,倘若如此,这一生也算命运多舛了。换个词,叫怀才不遇。
很多人生年不满百,常怀百岁忧,也会对与自己不同的人或事指点评判,同样也是不安于自我的表现,通俗的说叫多事儿,流行话叫小明爷爷活了93岁。
王阳明的致良知所言之良知并非虚幻无物,良知是你本来的面目,是你真正需要遵循去做的,而不是被各种纷繁的干扰诱惑蒙蔽甚至违反,去做真正的自己,去做你内心最真实的你,这才是致良知,因为很难,所以要不停地去努力,去致力。
如果你觉得致良知还是不好理解,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国家拿钱鼓励科研,对于这件事情,科研人员的致良知应该是去用这笔钱努力做他应该的做的课题研究,因为他的良知应该就是做科研出成果反馈社会大众带来价值,而如果为了拿到这笔钱去应付研究编造成果,那就是违反良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