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
楚大夫费无极对楚平王说:”太子建与大夫伍奢将要在方城山之外叛乱。他们觉得叛乱成功可以像宋和郑一样成一个小国,齐国和晋国可以左右扶助他们,将来会对楚国构成威胁。现在他们正在密谋之中。”
楚平王听信了这些话,就质问伍奢。伍奢对曰:”君王已有一次过错很严重了,现在怎么又轻信谗言?”楚王恼羞成怒把伍奢抓了起来。又派城父司马奋扬去杀太子,奋扬人未到时,先派人通知太子逃跑了。
三月,楚太子建逃至宋国。楚王召回奋扬,奋扬让城父大夫绑了自己押回都城。楚平王见了说:”话出之我口,入于你耳,是谁向太子建通风报信走露了风声?”
伍奢回答:”是我走露了消息。大王以前你对我说过:”侍奉太子要像侍奉我一样。”臣不才,唯君命是从,不敢有二心。奉行大王当初所命,想来只能违背后面的命令,所以让太子出逃。稍后我既后悔矣,然已悔之晚矣,于事无补。”
王曰:”你还敢来见我,不怕我杀了你吗?”
奋杨回答:奉命征讨不力已违命,招之不来,不是更要罪加一等。我这样出逃也不被人接纳,无处可逃,不如还是来见你,等你来处罚我吧!”楚王曰:”你回去吧,像以前一样好好工作吧!”
费无极有天对楚王说:”伍奢的儿子很有才干,如果去到吴国,必是楚国的忧患,何不以免除伍奢的罪过的理由召其子归楚。他们如果心怀仁义,一定会回来。若不回楚,将是楚之忧患。”
楚王派人召之回楚,曰:”你们回来,我免除你们父亲的罪过。”棠君伍尚(伍奢之子)对其弟伍员说:”你到吴国去,我回去楚国受死。我的才智不如你,我可以去死,你一定能报仇。既听命归可免除父罪,不可以不回去救父;亲人被杀戮,不能够不为之报仇。赴死以救父,是孝;估量结果而行动,是仁;选择适合的责任去承担,是智;知道生死攸关,而不退缩,是勇。父亲不可丢弃,名誉不可废弃,你也责任重大,听我的话去做吧!”伍尚决然的返回了楚国。
伍奢听闻伍员没有回来,曰”(伍员未归)楚国君臣会寝食难安哪!”果然,楚人把伍奢伍尚父子都杀了。
心得:1.这篇文章教给我们一个处理问题的方法。利用个自的优势,承担相应的责任,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2.伍尚做到了,孝,仁,智,勇 ,近一完人。
3.楚王对奋扬和伍奢态度大不同,一放一杀。忠诚也是一个人及其重要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