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座南方的小城,山环水绕,慵懒宁静,却也有着自己的喧嚣与烟火味。
夏日的阳光,总是那么的刺眼,白晃晃的,炙烤着街边每一片叶子。偶尔一阵微风,但不能拂去内心的烦躁感。街边人行道上,午睡起来上班的行人,还惺忪着睡眼。远远地,一阵阵铃声传来,那是吃过午饭后,赶着回学校上课的学生,三三两两,或是独自一人,或是嬉笑玩闹,或是轻轻交谈,亦或是默默踩着单车,想尽快躲开在炙热的太阳,坐在教室里的电风扇下。空气荡漾一阵后,又恢复宁静,街边人家的狗重新趴下,无聊的发呆,那家爱去的粉店的主人正坐在桌边打盹。
日子,慢慢悠悠的,平静的划过,不起一丝波澜。
那时,我们总是爱在课间发呆,趴在走廊上,双手撑着下巴,看着天上大朵大朵的云,白白的,厚厚的,慢慢的移动,渐渐地走远。那时,困在小城里的我们,总是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幻想,充满着好奇,对一层不变的生活产生了厌恶。想着要远离,想着要独立,想着要体验想象中衣鲜靓丽的生活,一直到很久的后来,才知道,那里才是心里最眷恋的地方,是天南海北后,最想回到的地方。
周末,空闲的时间。去校门外吃一份喜欢的三角饺,酸的,甜的,辣的。那是永远也吃不腻的味道,也是现在一直想念的。
亚热带的气候,靠近热带,水果种类多的眼花缭乱,而且现在看来真的是很便宜。满大街的西瓜,几毛钱一斤,荔枝也才三四块一斤。油桃,水蜜桃,感觉桃花才刚落,就已经上市。水果总是不缺的,也是不贵的。
最喜欢,那片拥有鹅软石街道的居民区。一条条窄小的街道,交错纵横,走在上面,有点点微痛,特别是夏天,穿了轻薄鞋底的凉鞋。但是过后,又会觉得浑身舒畅,感觉全身经脉都被打通了。临街的房子,一户户人家的大门开着,从门口路过,会不时向里张望,或是空荡荡的不见人影,或是一位老爷爷,开着电视,拿着蒲扇,躺在摇椅上打瞌睡,或是,几个人正悠闲的打麻将。傍晚,走过,可以闻到一阵阵的饭菜香味,那是烟火的气息。地方不大,尽管会迷路,但是也不觉得害怕,因为穿来穿去,总是能从某个地方走出来。而且里面的老人家很是热心,只要张嘴问,路总是能知道的。
小城中,有两座山,一座叫凤凰山,一座叫马鞍山。马鞍山之所以叫马鞍山,大概是因为其形状,但凤凰山得名由来,我却是一点不知道的。小学时就读的学校就在凤凰山脚下,几个操场成阶梯分布,最上面一个,感觉像在半山腰上。那时,我们会从那里上山,或是翻到另一面。那时凤凰山公园还没有建好,至少不像现在,但是山上也是有亭子的。学校离武警总队很近,每天可以听到他们起床,熄灯的号角。
南方,就是这样,依山傍水的。这座城也有一条河,叫富江河,从瑞光园边流过,据说在明朝时代也是一条重要的航运线路,只是后来废弃了,现在也就长了很多水草。瑞光园里有座寺庙,也是明代修建,但是后来被毁,也重建了,还有一座塔,叫瑞光塔。初中时,我们语文老师,带着我们进去了参观一次。从瑞光塔上看,老的城是一个八卦图。古人建城,总是很谨慎,五行八卦,总是要看过的。
这座城,虽说是以瑶族居多,但是语言却真的是很复杂。各种各样,作为那个地方土生土长的人,我很多也是完全听不懂,或是半猜半蒙,懂一点,所幸,我们还有自己那里的官方语言,和桂林话基本一样,交流一起来,也算是没有障碍了。
记得,高中学校这边路边,有一棵棵叶子宽大的树。初夏时节,开一朵朵硕大洁白的花,堆在深绿色的叶子间。初中时问过语文老师叫什么,却是完全忘了。直到前几日在鲁迅陵园里看到,特意看了树底下的碑,才明确清楚地知道,叫广玉兰。
在那座小城里,我度过了我最美好的八年,也完成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远离它后,我发现,我很想念它,而它在我脑海中的模样,竟然也日益清晰。
那座城,是我在远方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