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都是雨天,时而又会有停歇。
今天一早起来窗外便已是昏暗满城,早早便失了工作的热情。待我懒洋洋的出了门,又已是晌午,去到该去的客人那,时间本不早的,偏偏客人有提早下了班,只好出来了。外面时断时续的下着雨,及我出来又下的更大了。因近期都是这天气,早已有出门拿伞的习惯,况且出门前已是骤雨前的天色,更不会忘。于是打开伞要往回走,刚出几步则想起了附近的博物馆来。
先前只记得这有个馆子,却不很确定是什么馆,只知道它占地挺大,但少有人进去。它并无森严的高墙铁门。因时间尚早,吃午饭又还不饿,这大雨天本也不方便做事。如换了小时候在家,这是万万不会出门走动的,全家人会安静的坐在家里,开着门,看着门前密集的雨帘,和远处一幕随一幕往山村里头游走的雨幕。老爸还得不时的上阁楼去捅一捅那些漏水的瓦片,或是在下方拿去一个水桶一类的盛器接着止不住的雨水。如今自然是不同的了,自己已近中年,虽没成家,却也在外独自生活了十几年,早已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了。于是静静的来到了馆子的门前,才发现了那栋四层高的旧建筑上镶着“S市博物馆”几个大黑字。
不知道是因着“博物”的缘故,这院子一股浓烈的旧物气质,门前平地上的两只石狮也是如此,已深度发黄。说这石狮也是奇形,动作倒也与别处的没有不同,无非公的踩个石球母的带个小狮子。只是那对眼睛鼓起的厉害,实在有点吓人,甚至于比夸张的青蛙的眼睛还要鼓的厉害,就要从它的脸上掉下来一般。大雨打在上面真真哭的厉害。待我走进一看,却又出了端倪:有只狮子的眼球很发黑,便首先觉得奇怪,仔细一看,竟是后来人重新镶上去的。果然是掉出来过。也不知道还是不是原来的那颗了,竟这样黑,倒更像个瞎子。然而我又发现同一只狮子的两颗大獠牙也是后来换上去的,只是粗糙的不行,仅仅是用粗水泥做了个样子顶在了里面。怕是狮子正在啃水泥,把自己的獠牙给啃没了。
这时我已怀疑这是人为故意破坏的结果了,并不是那眼球因太突出自己掉下来的。而当我来到它们身后的一排石雕旁时,就已经能肯定这是人为大规模破坏过的地方了。因这一排石雕或人或马均有不同部位的残失,而且也没有被补救的痕迹。其中两只石马的耳朵全没了,怎么看都不像是马,要不是它背上的马鞍和脚蹬,我是断然不敢叫它“马”的。何况这两只石马雕的实在不好,早没了马的气质,一点都不健硕,远远看倒像极了远古时代的恐龙——自然是吃草的那种了。一旁倒也有一只壮硕的石马,用的石材也不一样,通体土红色,头大脖子也短粗,身体短却粗壮的不行,一看便是浑身狂野之气,倒有了几份艺术的夸张,却叫人看的舒服的多了。别的那些石雕所用的石材较为粗糙,应该是有意为之的吧。至于它们身上的处处伤痕,我倒想不出来它们曾经经历过什么恐怖的时代,以至于有人敢大张旗鼓的来要毁坏它们。因这S城是座很年轻的城市,怎么算也与那次有名的破坏运动没有关系的。
正当我要往园子里走,又迎面看见一尊菩萨,像是观世音吧,我是分别不出来的,他高高的坐在一个石台上,这点倒与别的石雕不大一样。朝向也不一样,单是他朝东南边的,别的要不正南要不正东。毕竟是菩萨,还是有讲究的。他的石台上有一层土,此时也已长满了小草,竟不知是什么人在上面上过香,剩下几根未烧尽的香头插在上面。毕竟是菩萨吧,总有人会拜的。我赫然发现,这菩萨也没躲过那次破坏活动,他的整颗头都是重新接上去的。这时我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或许但凡是石雕都是难免要被人破坏的。
平地的右边没有石雕,是一排古时候模样的大炮,已是锈迹斑斑。我对这些大炮倒没有太多的兴趣,怎么看都是索然无味的,不过临走时却也发现最靠里的一根炮管的炮口处也缺了一块。这实在是不容易猜透的行为了。平地中央是一具很现代的人物雕塑,也不是石头的了,是一个浑身乌黑的肌肉男子用双手向外撑破了一扇门。我说不上来它是什么寓意,猜想是要表达冲破枷锁或是类似的意思吧,只是不知道这和旁边的那些伤痕累累的石雕有没有什么关系,或许它们就是要“冲破”的结果吧。我自然是不敢妄下定论的,只是觉得在“博物馆”门前摆放一具如此“现代”的金属塑像,也实在想不明白它的主人是想表达什么了。就是于我这雨中的观客看不懂才觉得碍眼,别的倒也没什么。于是转身要往里走,却被眼前一尊银白色的金属雕刻小小的吓了一跳,竟是一只伸长着利爪的老鹰,似乎要马上逮住兔子一般。因它周围是很深的草,我没仔细看这里面是不是真有只兔子。这老鹰身形巨大,银光闪闪,加上大雨又把它洗的干净些,更加闪眼了。我停了停,看着这老鹰我竟忘了自己是在“博物馆”的门口了。现在一想,既然是“博物”,多一只老鹰也是无妨碍的。
园子一旁是一栋我刚刚下来的大楼,它底楼是一家大银行,此刻正是午饭时间,虽然下着大雨,不时的也有三三两两的人打着印着那银行的排头字的雨伞从这园子穿过。因这平地没有围栏,人们为图便捷便直接穿过园子去不远处的饭店。也有人直接进入园子里面的,但却不知道他们都上了哪去了。不知道的人到会觉得这园子只怕也是那银行的吧。人依旧的少,毕竟雨下得大,估计楼上的人们都不愿意冒雨出来遭罪的。像我这般的闲人毕竟是少的吧。这倒也给了我静静赏园的好机会,不过后来一想,只怕是大晴天也没多少人来这处的。这园子看着其实挺阴森,幽暗幽暗的,不像是常有人活动的场所。不过偌大的园子是开放的,人们要进来都是随意进的,结果人依旧的少,但车子却多的不行,这全然成了一个巨大的免费停车场。里面满满的全是车子,人是不会在的,但车子被大雨洗的白净白净的,个个鲜亮,倒也仿佛增添了不少生气。
我自然不往车子多的方向去的,右侧有一条走廊,车子进不去。里面也是一个平地,只是多了很多大树,南方的树枝叶 多很繁茂,阴雨天气更是进不来半点天光。进到里面天空顿时就黑了一般,雨还照例的下,只是穿过大树后就成了一颗颗大水珠,也就不如外面的密了。进到这之前要路过馆子的主楼,也就是那栋写着“博物馆”大字的四层旧楼。早听说国家已要求各地博物馆要免费对外开放的,可是这馆子大门紧锁,倒没有免费的意思。于是走进看,才知道这里已停止运作了,大字报上说里面在翻修,新馆已移到别处去了。这里倒也还在,只是开放时间“另行通知”,我在转了一大圈之后却并没有半点翻修动工的痕迹,倒是园子的偏角有栋楼里有人在忙着施工,我细看了几眼内容却和博物馆无半点干系,倒像是富贵人家聚茶的去处 ,里面屏风茶几都是上好的。
却说这后院人迹自然是一样的少,只是有几颗充满生机的大树。南方的树都有在树枝上生根下土的,只要入了土里,便迅速的变粗,而且是好几根甚至一大群一起,入了土里扎根好了也就一起变粗,直到长得跟树干一样。起初颜色是好看的赭石色,比老树干鲜亮的多,而且上下匀称且笔直,像是人工架起来的支架支撑着老去的大树。大树下有四张石凳围着一张石桌,这是许多公园里用烂的手法,不过这定是少有人来闲着看书或是下棋的,即便来了也难免受蚊虫的叮咬之苦。何必受这罪呢。
转了一圈,倒也没了别的发现,正要离开,却碰见一家老小驱车来看“博物”的,看来也是少来这地方的人家,竟然跟我一样不知道这已闭了馆的故事。不过这一家人有老有小的来,还冒着大雨要看“博物”的家庭想必是少的,我一阵默默的开心,告知了新馆的去处,那一家人便又急急的去了。此刻我也终于心满意得的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