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这部剧,是假期随手换台的时候。看着名字就觉得一眼望穿,不过,当时安杰正在振振有词地改造江德福的饭前不洗手,吃饭吧唧嘴的毛病,而江德福在委屈地表达早餐面包鸡蛋吃不饱,想吃馒头。再加上梅婷那水灵的扮相还挺赏心悦目的,就跟着看了一集。完后,确实激起了我对这两个人的婚姻走势的好奇心,于是决定从第一集开始看。要知道这些年我几乎没追过剧,完整看完的电视剧屈指可数。刚刚终于把最后一集看完了。敷着面膜,分不清是鼻涕眼泪还是精华液。
剧中讲的最多的,自然是江德福和安杰的爱情。一个吃饭吧唧嘴,睡前不洗脚的大老粗,和一个喜欢喝咖啡,看外国名著的大小姐,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走到了一起。磨合了一辈子,最后大老粗变得戴礼帽,穿睡衣,喝大红袍,而大小姐喝鸡汤会吧嗒嘴,气愤时“屁”也说得出口。就像所谓的“矫枉过正”,他们变成了所爱之人的样子。
在那个出身论的时代,江德福为了娶安杰,不惜放弃官途。而安杰除了漂亮,还是傲娇的。邻居送来的包子,她觉得不卫生;岛上的公共厕所,她受不了那环境;出去打桶水,也要打扮得美美的。可是江德福喜欢着她,包容着她,最重要的是,为她挡掉了所有阶级斗争,甚至后来,又为安家的孩子一一安排了工作。别人羡慕安杰的命好,安杰也说她这辈子可以跟世界上任何女人比幸福。其实,除了傲娇,她还是一个聪明的女人。老年安杰赶着给江德福织毛衣晕倒了,江德福,一个堂堂的守备师总司令,一个为了兄弟的名声可以隐忍的男人,紧张的无所适从。他庇护着她,她荣耀着他。中间多少磕磕碰碰,已成岁月的灰烬。
如果说德福和安杰的爱情是耀眼的,那么老丁,就是一个比较写实的人物了。老丁一直羡慕江德福找了个有文化解风情的媳妇,不料自己的农村媳妇秀娥去世了之后,自己又跟一个没文化的江德华过了半辈子。想而不得,这才是大部分人的状态吧。那些跟江德福一起变老的男人,除了老丁,还有欧阳懿,王政委。年轻时各有各的个性,年老了,个个都是孩子脾气。老丁不肯让德华去帮忙看孩子,可是两个印章就收服了;欧阳懿回到当年被流放的岛上,看到老朋友,高兴的手舞足蹈;王政委舍不得买三百八一壶的大红袍,默默地溜了。难得损友二三,中年共事,晚年逗趣。
再来说说德华,“德华”其实是“德花”,硬是被安杰叫成了德华。她一生拉扯过多少孩子长大,已经数不清了,而她自己的亲生的,只有一个。在得知她哥德福被安杰影响了官途时,她把安杰吵的片甲不留;在一次次迎送亲友时,她总是那个最用力挥舞着胳膊的人;在老丁把家里换了锁时,她依旧傻愣愣地要去他家干活;在讨论老丁和谁合葬时,她说能葬在老丁和秀娥嫂子的墓旁边就知足了。这个女人,为江家和丁家,奉献了一生。从年轻时,和安杰风急浪高的吵吵,到中年时,和老丁的三餐四季,最后,老丁提前走了,只留下她和哥嫂,白发苍苍,寂然相依。
最后,不得不说下亚菲。五个孩子里,就她留在了父母身边。三寸不烂之舌,总是把德福和安杰顶的无话可说,婚姻选择,更是不按德福和安杰的想法走,可是,德福生日,她主动组织,安杰晕倒,她第一时间出现,姑姑受了委屈,她一手摆平。她不是乖乖女,却是最贴心的小棉袄。
剧结束了,闭上眼却又浮现。在那座承载他们半生年华的小岛上,在日复一日的从早操到熄灯的号角声中,在那被收拾的井井有条的小院里,江德福从威严的司令到较真的老小孩,安杰从长裙飘飘到鬓染如霜,孩子们从闹腾到各奔前程。厨房里,姑姑在做着手擀面,客厅里,德福和老丁扇着扇子,对着棋盘,陷入思考,院子里,安杰和葛老师喝着咖啡,谈笑风生……日子,就这样,平淡,又温暖地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