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中寻觅真正的中国山水




    山水,是人间的眉目,是天地的文章,是文人的放纵,是中国人的美学。一一题记

《论语》中有一段很美的描述,孔子问弟子们的志向。曾皙说他希望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樗,咏而归。”意为暮春时节,想穿着春天的衣裳,在沂河里洗洗澡,在舞樗台上吹吹风,一路欢歌而归。孔子对此深表赞同。或许从那时起,中国人对山水的情感,就是如此浪漫,我们爱山水,亦是在爱山水之间的自己。乘兴而来 兴尽而返,为自在,为豁达,方为人生的态度。

  都说~“放纵是开始,寻找到自己生命中的豁达敞亮,才是热爱山水的原因和结果,才是成就山水美学的本质。”读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掩卷沉思;在生活的激流回旋扑腾着又泅渡,我们带着初心继续出发吧……去山川河流中寻找真正属于我们的中国山水。

  以《文化苦旅》为代表的秋雨文化散文的出现凸现了中国自“文革十年”文化断裂后出现的一种对传统文化关切反弹现象,即对传统的人文、景观生出怀旧、膜拜。无独有偶,江苏作家夏坚勇的《湮灭的辉煌》与《文化苦旅》堪称同时代的姊妹篇,从弘大的文化地位到市井风情,从云游四海到深居简出偏居一隅,我们见证了秋雨文化散文作品的源远流长……它将中国传统文化、意境与现代意识连结在一起,呈现给读者一种新的阅读文本,激发起他们新的审美趣味。所以,旅行箱里带着这样的一本书同行,不仅可以枕着大师的人文关怀和工匠精神酣然入睡,也可以在把酒临风处,接受批评和做一个敢于解剖心灵的智者……

    清张潮在《幽梦影》里说:“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读《文化苦旅》为代表的文化散文作品,可以感知文本的激情洋溢,与此同时,作者一路行吟,以自身丰富敏锐的感受和对民族文化的炽热感情给人以强烈的感染。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正是张潮笔下的人物,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行吟诗人般地看万物生长,自然而然地胸中有丘壑。

(一)山水三峡    一节作文课上,提到王维的送别诗《渭城曲》,秋雨散文如是问:“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  念念不忘,必有回想。带着耿耿于怀,作者如是说~~我曾有缘,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冽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还在一个冬夜摸到了寒山寺。我的周围,人头济济,差不多绝大多数人的心头,都回荡着那几首不必引述的诗。人们来寻景,更来寻诗。这些诗,他们在孩提时代就能背诵。孩子们的想象,诚恳而逼真。因此,这些城,这些楼,这些寺,早在心头自行搭建。待到年长,当他们刚刚意识到有足够脚力的时候,也就给自己负上了一笔沉重的宿债,焦渴地企盼着对诗境实地的踏访。为童年,为历史,为许多无法言传的原因。有时候,这种焦渴,简直就像对失落的故乡的寻找,对离散的亲人的查访。

    我曾经特别好奇:《文化苦旅》推荐的最佳旅行目的地是哪里?直到有一天为了上郦道元的《三峡》寻找资源的时候,和《三峡》不期而遇……余秋雨先生在答外国朋友问的时候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如果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地方是哪?见多不怪的作者脱口说出:三峡。对于西方人来说,山水是用来征服与挑战。但对于古人来说,走向山水,是“寻幽探胜”,是带着一点小心翼翼的欣赏,是中国人“天人合一”的修行。我想这是他推荐外国人来中国必游三峡的初衷,就好比一个美国留学生诚意满满的陪你去科罗拉多大峡谷或者黄石国家公园而不仅仅是邀请你去五大湖风景区旅游。

    在《三峡》的文本中,余秋雨先生非常高明地引用了余光中先生那首如诗意山水中艳遇的《寻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四两拔千斤,轻松又庄重地传递着这样的信息:长江行途中最险处无疑是三峡,但更知道那里又是最湍急的诗的河床。诗人的舟船如果在路过白帝城的时候,如果不能够振作精神,准备着一次生命对自然的强力冲撞,那在黄卷青灯,古刹钟声里的行吟诗人请你不要再有写诗,那模样本就是不属于诗人,纵然李白再世也枉然……秋雨散文在《文化苦旅》中对于三峡的推重与以温儒敏领衔的部编语文教材的编写者们的审美价值观念一脉相承,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清荣峻茂,林寒涧肃,晴初霜旦”果然是惊为天人……历史在这儿终结,山川在这儿避退,诗人在这儿萎谢,比李白还要老的屈原在此投身汨罗江,三峡的波涛汹涌呼啸而过……山水三峡,中国人的山水乡愁从三峡出发,男女无异,卷起旋涡与冲撞。叛逆得瑰丽惊人又不以家乡为终点,携三峡的水拼命流注四方。如果你以为三峡注定是一个不安宁的渊薮,凭它的力度就能把承载着我们的土地奔泻成万里江山图卷吗?不,你还没有真正意义上读懂山水文化浸润千年的中国。作者果然是性情中人,他意犹未尽的结语幽幽的声音真的在说~还好有舒婷留下了金光菊和女贞子的许诺,让你在没有月光的夜晚,静静地做一个梦,殷殷期盼着,没有神女峰巫山云雨的三峡果然是不完美的⋯⋯

  所以说~人们从放纵于山水的那一刻起,不仅在游山玩水,也在塑造山水,成就山水。从此,中国山水之于中国人,不仅是见山见水,更是心性呈现,是中国人的美学。


(二)人文天柱山

  《岳阳楼记》中的范仲淹的千古誓言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诚如斯。进,是仕途。退,是山水。天人合一,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对自然的态度,带着热爱与珍惜,我们深信山之巍峨,水之包容,人不过是栖息于此。

    在古代,有太多郁郁不得志的文人,他们几乎都在失落的一刻走向了天地,放纵于山水。李白三进长安,虽然得到帝王宠信,春风得意,却只是一个御用文人,不能舒展抱负,以济苍生。于是,在无数次的失望中,他走向山水,吟诗作乐,放纵醉酒,成就“诗仙”传奇。年近不惑的孟浩然,在长安城落榜、遭遇奚落,只好退回广阔的山水,安放一身的不自在,却写出“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的千古名句。欧阳修被贬到滁州时,虽然兢兢业业于工作,但心中有郁结,闲时便自号醉翁,纵情在“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间,观野芳之幽香,看佳木之繁阴,将山水之乐收于心,与百姓同乐同醉。而《文化苦旅》却另辟蹊径地向前我们推荐了《寂寞天柱山》,这葫芦里到底装有什么灵丹妙药?

  《文化苦旅》的文本中开张明义:中国古代许多大文豪大诗人都曾希望在天柱山(今潜山)安家。如果说诗人是情绪化的人,言辞流转变幻莫测不以为怪,但“何以为家?吾心安处是吾乡。”想要在天柱山安度晚年生活的愿景,这成为身处不同的时代竟不谋而合的声音,如此这般却是罕见的。李白有诗为证: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李白当时初遇天柱山还仅仅只是舟行长江路过远眺群山环抱之中的潜山而已……

    李白是诚信的。安禄山叛乱,马嵬坡下泥土中 不见玉颜空死处……《长恨歌》《长生殿》的凄美哀怨,缠绵悱恻里,李白选择在天柱山静静读书。唐代正处在漫漫艳情、浩浩狼烟间作艰难抉择的危险关头,天柱山神秘的力量将李白这个真诚的愿望定格在清风流岚里。潜山野寨中学的文友告诉我们,想要在天柱山安家的愿望强烈比李白更多的是苏东坡。有些意外收获~“他年若访潜山居,慎勿逃人改姓名”是随便说说率性而为,那么他写给友人李惟熙的信中说;“平生爱舒州风土,欲卜居为终老之计。”舒州即天柱山所在地别称。天遂人愿.苏东坡人生最后的官衔是“舒州团练副使”,是巧合还是,命运不怀好意的安排……但我宁愿希望是上天有意成全的“终老之计”,且听风吟:“青山衹在古城隅,万里归来卜筑居。”出走半生,归来依然是东坡居士!

    只是苏东坡夙愿落空。与他一起走过相同的路看过相似风景的王安石也是宿愿未了。我们情不自禁的想要了解:令人北宋文坛政坛风云人物写下“相看发秃无归计,一梦东南即自羞!”的天柱山神秘精神洞穴入口在哪里呀?当然人在宦海浮沉身不由己。那么北宋黄庭坚亦云“吾家潜山,实为名山之福地。”可见一斑,天柱山神秘在它是一座有故事却是隐匿历史花窗深处的的一座名山大川……   


    余秋雨在《寂寞天柱山》是这样解读的:天柱山自隋唐开始,佛道二教兴盛,禅宗祖庭古刹,道教修仙宫观。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掩映下的殿宇楼阁自然气象万千。对于高品味的中国文人来说,佛道两教往前往是他们世界观的主干或者侧翼,天柱山神秘地成为他们漫长人生路上的精神皈依点。山水化的宗教,理念化的风物,最能使那批有悟性的文人畅意适怀,欣然命笔清平乐。这不禁想起《溪山行旅图》中,一队旅客走在山水中,山之巍峨,显映人之微小。置身于天地的广阔之间,那些烦恼,渐渐显得微不足道。

“乔公二女秀所钟,秋水并蒂开芙蓉。只今冷落遗故址,令人千古思余风。”这正应了刘禹锡的节奏: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天柱山神秘地蕴含着丰富的历史魅力。君不见:汉武大帝携司马迁封禅祭祀封天柱山为南岳,只可惜衡山后来居上,鸠占雀巢。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的周瑜迎娶新娘小乔的英雄佳人故里。一座山与历史联结紧密,本是艺术家恒久的着眼于点,也是山的隐形诱惑。名山大川确实是造物主使着性子雕镂出来的千古奇迹,亦是为有缘人精心打造的养心精舍。只不过:空寂无声的山岙,留下历史的强蛮。

    天柱山的神秘伴随着诗文美景及宗教在历史长河里慢慢沉淀又苏醒。茫茫大地上总要凸现出圆目怒睁,青筋贲张的时候,但是历史文化的轮回告诉山和它的皈依者~舍弃强暴已不能验证自己的存在,那只有对不起宗教,美景和诗文,天柱山乖乖地在荒芜中挣扎湮没!冷漠的自然能够使人们产生故国感和归宿感,这是自然的人化,是人向自然的挺进,天柱山的盛衰升沉,无疑已经触及到这个哲学和人类学这个本原性问题,苏轼、王安石以及名山古刹修仙隐伏的大师们留给我们太高冷的遐想联翩……从古代诗人到我们,都会在天柱山清寂的山水中.反复戳中远远超越社会学范畴的问题:何以为家?


人们将自己的热爱,投射给了山水。从此,山水不只是山水,还是山水画、山水诗,有了自己的品性。同样地,山水也映照出每一个人的位置、角色与性格。凡是被喜欢,皆因有个性。对于每个人来说,你的热爱,往往是在告诉自己,你是谁。

读《文化苦旅》,别样的体验,寻找自己的中国山水,诗意栖居,可得永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0,978评论 6 49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9,954评论 2 38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6,623评论 0 34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324评论 1 28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390评论 5 38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741评论 1 28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892评论 3 40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655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04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451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569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254评论 4 32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834评论 3 31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2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50评论 1 26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260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446评论 2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