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为34岁已育女性之前,我也有过风华正茂的18岁,奋勇向前的28岁以及不甘落后的32岁。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需要匹配的精力越多,越发感受到了职场与家庭的拉扯,我就像稻谷场里石磙子底下的稻草,被碾压得干瘪扁平,逐渐失去了生机勃勃的面貌。突然有一天,我对着远处里的虚焦吁叹:我这辈子就这样了……
但是这样的日子过一段时间之后,会冒出一个念头,那就是:假如职场与家庭无法平衡,那么家庭与自我能否平衡?
34岁的已育女性,是否依然有机会在琐碎繁杂的家庭生活中活出自我呢?我对自己做了一番剖析。首先我必须承认三件事情。
承认初老,女孩子生个孩子再喂个夜奶,颜值下跌,身材走形,腰酸背疼都是常态。也承认有延缓衰老的路径。因为生了个孩子而对样貌仪态身形摆烂大可不必,我用三个月强度不算大的自主运动让松松垮垮的肚皮内收了回去,甚至还拥有了马甲线。且在连续八个月的运动过程中,我感冒的次数寥寥可数。实践得出,运动不仅能保持好的形体,还能保持健康的体魄,这真是入股不亏。
承认潜力有限,在职场中因家庭羁绊力不从心,无法像年轻时那般心无旁骛。也承认现在的自己并非一无是处。从前在职场上多任务管理的统筹组织力,处理复杂事务的理性决断力,多维度沟通的矛盾调节力,又以另外的样子回到我的血液里。上班之余边带娃还要辅助打理家里的小店铺;在工作中悉心研究政策打通信息差,及时给到老板决策支撑;在家庭成员闹矛盾时帮助他们快速厘清事实、情绪与观点,不做无谓的内耗。这些,又怎么能说是一无是处呢?
承认物欲,不再掩饰自己对黄金的热情,不再羞怯对奢品包包的向往,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悦己,不仅无可厚非,而且非常有必要。也承认人到中年的物欲需要筛选,不因便宜而下手,而应为心动买单。真心喜欢的东西,哪怕贵一些,也要拿下。这样的“配得感”是国人稀缺的。我们应不断地自我积极心理暗示:我配得上我喜欢的东西,我值得拥有我喜欢的东西。
总结起来,34岁已育女性,应该自我松绑。此时的34岁的确跟无娃一身轻的时代泾渭分明,但也非毫无可为的空间。34岁只是进入到了人生的另一重阶段,我们可以带着对生命更深的体悟,怀揣好奇心,稳步前行。
我们不妨调整视野,对重塑自我的内核进行排序。我认为34岁之后,重塑自我排在第一的应是“健康”。健康的体魄,是对未来几十年的自己负责,是未来优雅老去的资本。排第二的是“资产配置”。人到中年,可以选择不继续卷职场,但不能没有稳定的现金流以及必要的储蓄,这是应对短期风险及突发风险的硬通货。排第三的应当是“爱好”,一个健康可持续的爱好,能充实业余生活,还能规避因空虚无聊滑落深渊的潜在风险。
站在34岁的当口,只要不放弃自我成长,谁敢说这辈子就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