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魏王裒(pou二声),事亲至孝。母存日,性怕雷,既卒,殡葬于山林。每遇风雨,闻阿香响震之声,即奔至墓所,拜跪泣告曰:“裒在此,母亲勿俱。”
译文: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诗文: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闻震阿香生惧母,雷动山林亲已卒。泣子雨日绕坟护,墓寄情思隐私塾。
注:阿香,中国神话中的西方之神,神话传说中的推雷车的女神。
王裒闻雷泣墓讲述的孝道故事,动情动人动世俗。今天读来,孝道至纯至性至真,侍死如生,坚持在平常,难得可贵。虽然故事的背后的政治的痕迹,但故事的本身是让人感受很深刻,很有典型的教育意义。
王裒闻雷泣墓,孝道父母,在世不在世一个样,说明真诚的孝道。今天看来,一个人孝道于父母,在父母年老体弱时,能做好相伴相随,很不容易的了。社会虽然发展进步了,但根本的规律是没有变化的。一个人老了,由于身体能力和智能的减弱,需要年轻人看护监护保护,这是人类社会的进步,更了是人类文明的传承。为什么要这么高度地强调这个孝道呢?
人老后,身体机能的变弱,基本生活很难自理,这需要社会分工中,单独地将孝道老人做为社会的一部分活动,一方面是感恩父母对我们养育和教育,另一个方面是树立一下良好的榜样,以使下一代以切身体会来完成一代代人对上一代的人孝道,也是对下一代的良好教育。
孝道父母在生时,较大部分人员是可以做到的,一日三餐,早中晚的探问及请安等。一旦老人离世,入土为安后,很少人,几乎没有人再有非常规的关注了。正常是在七一五,清明等传统节日去祭奠一下,而像王裒闻雷而到墓前哭泣之人,实在太少。为什么王裒能做到呢?至纯孝道于心,侍待父母死亦活在心里。用今天的话来说,父母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想想,这句话有很深的哲理。
一个人一生中能记得人的数量是不太多了,很多小时候的知道,有名字的,有印象的,有生活交集的,慢慢地在生活中工作中,只要几年不见面,慢慢地连名字都不知道了。亲爱的读者朋友,你可以扪心自问一下,我们能记忆起来,有名字的,有面貌的,估计不多吧。
但我们对自己父母,亲戚等有血脉关系的,你想想,好像十多年,二十多年,三十多年,但你还有较为深刻的印象。特别是父母的相貌,每个自觉不自觉中都会记得一辈子,我们可试想一下,自己的年纪越大,好像记忆中的父母印象越深刻,这难道与我们跟他们的黄泉相见有一定的关系?咱们不深入讨论。
王裒闻雷泣墓是感情的寄托,自己情感的依托,也是丰富自己的心里的一种表现。越是修为高深高就高远的,他们内心越是丰富越是灵动越是丰满。王裒做为当时贤人,这与他的社会体会的深入,与世俗深刻认识分不开的。今天的话来说,当上天给关上一扇门时,同时会打开另一个门。
人生如修行,事事皆学问。王裒政治上的失败,造就了他学习学问上的成功。正是他的真实的社会理解见解和研究,他的学问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以他的社会理解,丰富的内心世界,于是他的成就自然而成。
王裒闻雷泣墓,生死相通,神灵共知,心灵感应。坦然孝道,虽死犹生,修为自己,自然而归。借此故事,我们可以讨论我们的自己的言语举止,生活工作学习的表现。一个人认识自己特别难。借着故事,我们可以把自己修为修养提高。
一个人给自己亲人守灵,他不觉得害怕,但是别人家的的灵堂,他却感觉到害怕。为什么?一个人去给自己的家有上坟扫墓,心里很坦然,但自己路过陵园,看到不熟悉人的坟墓时,自己感觉到不安。这是为什么?
一言而语,心不安,无安全。正如我们在社会上,陌生人离自己很近时,你有些担心一样。熟悉的人在身边,你会感到安全。其实这些都自己的修为,或是自己认识。为什么修为,就是把自己修得更强大,自己形成一种安全感,然后自己就安心了。
王裒闻雷泣墓,这是一种自我的修为,处世的坦然。王裒认为,人的生死应该是一样的。母亲去世,想到她生前害怕阿香,所以他认为死后也是害怕的,所以在打雷的时候去墓前安慰离世的母亲,这是一种生死观念,是一种对自己生活态度的修养修行修为。
能够达到生死相通,生死一致,生死一样。生亦死,死亦生。永生永死,不生不死。这个故事,所以流传今天,正是王裒的不死精神,这种纯真的孝道思想,应该一直活着,值得我们今天的人,今天复杂的社会发展中不断不少迷失的人认真仔细考虑思考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