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节,现在应该是在老家待的时间最长的假期了。大概约一周。
应该是从好几年前开始,仗着自己是城里做过大学生的身份,就慢慢对家庭日常琐事有了自己的看法。不只是自己,连父母,也慢慢对自己的意见越来越看得重了,在家里遇到重大事件的决策关头,也会问问我的意见。
今天想说的是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
当初不具备判断能力时,最基本的认知来自那里。 包括所谓的三观,以及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方式。 小时候父亲经常不在身边,而我也是从初中就开始住校,所以在家里待的时间并不是很久,作为家里目前接受学校教育最多的人,我慢慢在其他人身上有了优越感。我一度认为我的性格不像父亲,但最近几年经常能感觉到,总是在一些关头,我能从自己身上看到他的影子。我才意识到“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可是,不能忽略个体独立的力量。这其中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受教育了。上学,学知识,学文化,学做人做事,这是一个与自己原生家庭在身心留下的痕迹互相影响融合的过程。很可能,上学的过程,拥有了独立的认知,更新了更为先进的三观,恍若另一人。
作为新手,对这个说的的比较粗略。总的来说,家庭对个人的影响,取决于个人是否能形成自己对世界独立的认知和判断。而独立认知和判断的程度,就是持续学习、实践和思考结果的体现。当然,这个过程,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