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一篇文章写完后,新组装的NAS安静地工作了差不多一周的时间,每天看看自己上一篇文章的回复蛮有成就感。但是,评论里有人吐槽
这个配置如果真装那么多3.5的硬盘,硬盘会很快挂于高温
其实大部分的MATX小箱子并不是没有空间,而是空间没有被充分利用,有了这个神器我就可以选用普通的小机箱了。 整篇最重要的神器没有出场
图片只看见两个2.5寸的笔记本硬盘哇,哪里是6盘位的?
搞得我很是手痒,决定把我的升级之路进行下去,于是对它进行了些许改装,主要包含五点
- 定制背板
- 加装风扇
- 加装硬盘架
- 为PCIE转SATA留出空间
- 加亮机卡
定制背板
考虑到后边有上硬盘架的需求,1U电源垂直放置还是过于浪费空间了,而且并不牢靠,于是我在淘宝上搜索了一下1U转ATX背板,但是非常遗憾,没有找到符合我要求的背板。没得办法,我就动了自己做一块背板的心思。在淘宝上搜索了一下亚克力板定制费用,竟然只要十块钱就能给我定制出来,于是下决心开始做。
后来觉得这么瞎比划不是个办法,于是乎用格尺大概量了一下,用Visio画了个草图,并且留出来8cm风扇位。
由于我是纯格尺测量,对精度毫无信心,于是乎先打印出来一份,比对一下发现我自己量的尺寸竟然十分精准,完全不需要微调就把螺丝给对准了
然后用Visio导出dwg文件就开始联系淘宝加工了,最开始想用亚克力板,但是想了想亚克力板太软可能顶不住电源,还是上铝板吧。铝板的价格1.5x150x85mm一片价格大概是40块,不算很贵但也不便宜,于是就找啊找看看能不能有更便宜的,然后我突然想到,我们学校里应该是有加工中心的,而且我好像还去过加工车间!然后就问了一圈,发现我们学校有仪器共享平台(我之前都不知道),什么3D打印、激光切割、车床、五轴机床都有,我当时就震惊了!
恰好我跟负责五轴数控加工中心的老师认识,他告诉我之前学校都是不要钱的,我是收钱之后的第一个用户,我心里犯嘀咕,别到时候比我在外边操作都贵。于是我问了下价格:铝板不要钱,但是机器开机要收钱,价目表如下:
x | 独立 | 送样 |
---|---|---|
校内用户 | 20 | 60 |
校外用户 | 60 | 200 |
我当时也没想明白这份价目表啥意思,还合计为啥铝板不要钱机器开机要钱,铝板这种耗材不应该挺贵的吗,机器又没啥成本事后证明我Naive了。我本科的时候上过金工实习,做过一次激光切割,感觉还蛮容易的,把CAD图纸送到激光切割机中就可以了,所以我本来以为我这次铝板也可以激光加工。但是老师告诉我激光切割一般用于切亚克力或者是木板,铝板太厚了切不透。
而真正准备操作机床,我才知道这个东西用起来有多复杂,完全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启动机床之前要开压缩机,铣床工作过程中需要压缩空气(虽说我也不知道干嘛用的)。然后要在CAD软件里设计刀路,这个刀路简单说就是机床下刀的顺序,一块铝板上有方块有圆形,先切哪个,用哪个刀头怎么进刀怎么退刀都是由人设计的。这个东西一时半会儿是真的学不会。
设计好刀路还没完,需要根据图纸把刀具的坐标归零,又是一顿算,脑力不够不要轻易尝试。
整个切割过程大概持续了20分钟,至此我才明白CNC加工的复杂性,也算是想明白了为啥淘宝上那些定制机想那么贵了,这玩意铝板不算便宜,加工费就更贵了。学校老师也是真nice,帮我一顿操作前前后后一个多小时,上外边怕是要收费200多。来之前我在系统里提交了送样申请,按照开机15分钟收费,收了我5块多,实际花费一个小时,不过老师说系统里提交申请也就是走个流程,之前都是不收钱的,不用再修改了。在此对那位nice的老师深表感谢。
刚铣出来的铝板有毛刺,主要还是这次用的铝板太软了。这个毛刺用裁纸刀就能刮掉,轻轻一切就下来了。切好了装上电源试一下,严丝合缝,完美!超预期!
加装硬盘架
这个支架可以固定在3.5寸硬盘和2.5寸硬盘位上,搭配特定的挡板还可以固定在12cm风扇位!但是C2底部的2.5寸硬盘位位置比较奇葩,如果我固定在2.5寸硬盘位后边一块硬盘都加不了,因此我把选择了3.5寸硬盘作为固定点。
把所有支架都放进机箱里效果如下图,底部放了一个12cm机箱风扇用于改善风道,但是装上以后发现风道被硬盘堵住了,这个位置本身也是可以放一块3.5寸硬盘的,所以综合下来通过硬盘固定位我们可以从一块扩展最多到六块3.5寸硬盘,加上前面板的一个3.5寸硬盘固定位,一个小小的C2最多可以容纳7块3.5寸硬盘!
PCIE转SATA
由于主板上只提供了4个SATA接口,要想成为名副其实的6盘位NAS还需要扩展卡,于是从某宝买了个PCIE转SATA3.0的转接卡,但是发现厚度超出了我的预期,这就会导致卡住硬盘的位置
不过没关系,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可以让转接卡多余的部分嵌入硬盘支架,大不了放弃一层嘛
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让硬盘架与扩展卡共存了,代价是牺牲了一个硬盘位,所以7个3.5寸硬盘位到现在就只剩下6个了,这也是本文标题的由来!
加装亮机卡
当我满心欢喜地把机箱盖扣上,按下电源按钮系统顺利开机,但是在路由器管理界面怎么都找不到我的NAS,然而我用的9100F还没有集显,没法看输出。想来思去,又在某宝上买了个28块的亮机卡,这个卡是真的屌,带HDMI接口而且VGA接口还能输出2K分辨率!我当时就震惊了。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插上亮机卡之后就能进到系统了,而且能看到插在转接卡上的硬盘,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为啥,但是我也不想再浪费时间了,于是决定同时插亮机卡还有PCIE扩展卡,反正我一时半会儿也用不上那么多硬盘。于是乎,我就在铜柱上又加了三个6mm塑料柱。这个塑料柱当时买的时候就是为了做这种细微的调整,等确定了装机方案再买相应长度的铜柱。在这里我加了3个6mm塑料柱,每个塑料柱间隔1mm,所以总共相当于延长了2cm,算上基础长度3cm,直接买一个5cm的铜柱就好了。同时,为了保证PCIE转SATA下部不受影响,还要把支架垫高差不多7mm,所以总的算下来牺牲了整整50+7mm,也就是两块3.5寸硬盘。
由于我用的硬盘支架跟风扇有冲突,上边没法再放硬盘支架了,但是这并没有关系,可以选用另外一种立人支架,上边还能扩展三个。由于暂时还用不到,所以我就没买,但是整个方案已经很清晰了:
- 机箱最多支持7块3.5寸硬盘
- 如果想同时使用PCIE扩展卡+亮机卡/万兆网卡,需要放弃两层存储空间,整个机箱最多可以放4+1块3.5寸硬盘;
- 如果只是用PCIE扩展卡,那么整个机箱可以放5+1块3.5寸硬盘;
想实现这个方案只需要:
- 1U转ATX背板,定制铝板40块,亚克力10块(但估计会弯)
- 一套立人L04支架20
- 三层(四层)硬盘支架35(45)
整个机箱成本大约是150+100=250块,淘宝上一个全新6盘位NAS机箱最便宜也要340元,而且还要搭配ITX小板子又是一笔额外的花销,大约150块。所以我的这个方案虽然折腾但是的确能省点钱,最重要的是扩展性大大增强!自己加装万兆网卡也是没问题的。
测试温度
上一篇文章的评论里有人提到这个机箱是个闷罐,如果没有散热放7块硬盘会导致硬盘容易坏。我这里暂时只有3块硬盘,加装风扇之前最高温度41°,加装之后降到了35°,效果还是蛮明显的。
总结
一次长达半个月的装机之旅到此结束,装机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但是发扬“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精神,最终终于得到了一个能让自己满意的解决方案,而DIY的乐趣也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