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6日
天气:小雨
【90天践行目标】(131/210)
①减重20斤
②每日写时间规划
③写晨间日记
【昨日践行】
①初阳湖漫步2圈+引体向上*5
②时间规划已完成
③晨间日记已完成
【今日青蛙】
①提前写好晨记
②夜跑
③学习英语
*昨日三只青蛙完成两只
【反思日志】
①顶不住了,真的是顶不住了,一口气上两个多小时的外教课、中间一点停顿都没有,实在是顶不住了。虽说老师讲得非常细致,同时也用了不少实例来帮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但是在一小时的“高效率”学习之后,状态就开始显著下滑,到后来听着老师讲的英语就感觉是在听天书似的,眼睛看着PPT也感觉两眼昏花、很难做到集中精力了,真的是老了啊!两个小时的学习也无法坚持下来了。不过一味地哭丧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之前其实已经有过这样的预料并且做出过提前的预设:定一个闹钟,每听一定时长的课就给自己稍微休息一会儿,使学习和休息做到“张弛有道”;但是其实真正要到实践的时候还是比理想骨感得多,感觉自己要是少听5分钟就会漏听重点,认为自己的精力和体力还能再撑上一会儿,结果学到最后,还是像当初预料的那样“误了大局”。很多时候,想要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首先需要有割舍的勇气和魄力。
②今天晚上又“小怠惰”了一把,感觉自己晚饭吃得有点儿多、便把夜跑的计划改为了绕初阳湖漫步两圈。这两圈走下来感受到了身心的宁静:看着那些红色的鲤鱼拥簇着争抢岸边伙伴的投食,轻笑它们为了食物疯狂到如此地步;驻足观望在用湖水精心雕琢自己身上羽毛的黑鹅,又为它的优雅和闲适所倾倒。不过这一路上似乎没有和我一样的人,要不是成双成对、要不是就是五六个人一起漫步,看着他们有说有笑地走着,刚平静下来的心又泛起了不少涟漪——不过晚间散步这件事儿感觉自己还是更加倾向于一个人,这样更能够从繁忙的生活中剥离出来,更能反思自己因盲目忙碌而无暇审视的内心。
【开卷有益 |知识小结】
#毕导# “你会点进这个视频,并一脸懵逼地出去,而这一切已被物理规律注定了”
&内容复述
①破镜难以重圆,青春不会永驻;钱一旦花掉,就再也回不来了。自然界的大多宏观过程,都有着自己的方向,是不可逆的;想要逆转,就需要额外的能量。这个不可逆的方向,遵循着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二在微观上的本质是,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让分子热运动更混乱的方向进行。
②我们周围的大量空气分子,有极大的概率是均匀混乱地分布在整间屋子里的,而不会所有的分子都缩在左边的屋子里、右半边为真空。Ω为出现这种均匀混乱状态的微观状态数,Ω也被称为热力学概率。玻尔兹曼定了一个量:熵S正比于lnΩ,用来描述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或者混乱度,所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可以表述为孤立系统中的自然过程总是沿着熵增的方向进行,直到平衡时熵最大。克劳修斯公式中的dS描写了热温之商,于是便造了一个字为“熵”。
③熵,是随着时间一起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世界的熵总在增加,物质会自发变得更加混乱而无序:在此意义上,时间的箭头和熵的箭头方向是一致的。
④热二是一条统计规律,几个分子的时候会有例外,大量分子是不可能观察到违背热二的情况的。我们世界上的熵减不是理论上不可能,只是实际上永远不会出现。
⑤牛顿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组、薛定谔方程、相对论等是时间对称的,所以由底层物理所直接支配的过程,不包含过去与未来的区别。宇宙的第一级规律没有时间之矢的概念,因此爱因斯坦坚定地说:“时间是一种错觉。”但实际上大部分自然过程倒放就会让人觉得很诡异。而从微观角度上看,我们这个世界的过程都是可逆的,而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我们就不得不再对熵增的信念和对物理学对称美的忠诚之间做出抉择。
⑥在《开放的宇宙:关于非决定论的论争中》说到,每个非生命体的未来,都是被过去的事件和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但人的未来又是自己能自由选择的。但在决定论的观点里,自由意志并不存在;你以为自己是自由地决定做某件事,但其实你自以为自由地决定,是已被客观规律所决定了的。
⑦如果未来已定,那奋斗的意义何在?如果未来不定,那当下应该如何行动呢?诺兰在一次演讲中给出了他的答案:“尊重当下,把握现实。”
&每日精进
费曼:“在进一步把关于宇宙历史开端的奥秘由推测化为科学的理解之前,我们是不可能完全理解它的。”作为一名理科生,毕导的这节视频听了四五遍却还是有不少难以理解的地方,但那些深奥的东西反倒像是激起了我内心的一些久未燃起的火种,科学的神秘实在是美妙而诱人啊。自己的学识还是过分浅薄,今后的路还有很远;毕导的这个视频给了我十足的动力和追求宇宙奥秘的渴望,能遇见毕导,真是我的幸运!
【感恩分享】
感恩炫帮我点了午饭的外卖,还帮我拿到寝室!
感恩小绿又给了我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