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红楼,讨厌宝钗,以为她的存在拆散了宝黛。
二看红楼,可怜宝钗,一个人历经食尽鸟投林。
三看红楼,不厌谁不怜谁,只叹谁活出了谁。
一曲红楼无对错。
黛玉的真,宝钗的德,各自的选择成就了各自的性格。
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 黛玉的泪,起于此。所以,喜欢黛玉的人说宝钗虚伪,喜欢宝钗的人说黛玉小性。争争吵吵,打打骂骂。可或许,黛玉宝钗并不敌对。
都说宝钗虚伪。黛玉生病,宝钗探望。闲聊中,黛玉将知心话说与宝钗。“你且放心,我在这里一日,便与你消遣一日。”这句回答很真心。如同一个相交多年好友,在你伤心无助的时候陪在你身边,说,“你放心,有我在。”,宝钗的德,不做作,不世故。所以清高自傲的黛玉会向她道歉,“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黛玉的真,不执拗,不躲闪。
都说黛玉小性。凤姐指着一个小戏子问像谁,湘云心直口快,“林姐姐。”,黛玉脸上虽有尴尬,却只在宝玉笑劝她时才生气离席。宝玉为此去劝黛玉被黛玉骂,去劝湘云被湘云指责。人可能以为,这场气要生好几天,可当日黛玉再见湘云时便笑着叫她“云妹妹”。纵观红楼,可能黛玉的小性只表现在宝玉身上。而黛玉的小性大抵只因她说的那句,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
黛玉的泪,起于“叹”,源于“悲”。无关宝钗。而宝钗,只是偶然出现在贾府的一个十几岁的小女生。受了十多年的教育,在那个时代下,一个大家闺秀,应有的教育。于是成了习惯,成了性格。并没不好,她从未伤害过谁。即便最后宝玉娶的是她,而黛玉含恨而死。那谁又知道,她的无奈或在夜深人静想到黛玉时的泪水。她只是,不能反抗而已。
黛玉烧帕,泪尽离去。最终留下一句未说完的话,“宝玉,你好……”,我从来不信别人说的,她要说的是,“宝玉,你好狠。”,我不信她会恨宝玉,也不信她会怨宝钗。我宁愿认为她要说的是,“宝玉,你好好活着。”
黛玉宝玉互为知己,黛玉宝钗互为姐妹。所谓结局,黛玉可能很久以前就想到了,那一生的泪,不就源于那句叹吗?
十几岁的年纪,你为温玉却选择棱角,我为金钗却放弃刺人。都是一种选择而已。
一曲红楼无对错。
鲜活的性格。
真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