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三即将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勤奋、努力用功的学生呢?
是每天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的作息状态,还是把自己埋在试卷当中,在题海里遨游的学习日常呢?或许这就是你所认为的勤奋努力,但是很多人却被这种假象误导,长此以往,无限循环,最后欺骗了别人,也感动了自己。
判断你是不是“假努力”
每天早早起床背书,上课笔记记得工工整整,一天学习八个小时都不够,晚上放学后,床上、书桌上奋战到凌晨,不刷够一定的题量,不背够一定量的单词,晚上辗转反侧都睡不着觉。
最后,晚上睡眠时间不充足,白天上课打瞌睡,讲课听不进去,知识点理解的一知半解,最后成绩下来,发现还是成绩平平,甚至还在中下游的水平。常常感到迷茫且无助,这就是假装努力,换种说法也叫“伪勤奋”。
这种表演出来的勤奋,给别人看,也是为了给自己看。很多时候都只是为了得到老师和家长的那句“你真努力”的表扬。也许只是为了让自己回顾一天的学习能不让自己后悔,成绩不好的时候只能在心里默默安慰自己:“不是我不努力,只是自己脑子不聪明”。
破解“伪勤奋”困境
提高效率,合理利用时间
很多学生到了初三常常吐槽作业多,整天就是做题、背书,没有时间去练字和课外阅读,即使分清了学习任务的轻重缓急,可常常还是面临着学习时间不够的问题。
所以,要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其关键就在于对时间的精细把握。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适合进行与记忆和积累相关的学习任务,例如背单词、巩固知识点,背书古诗,熟悉作文素材等等。
把所有时间进行类型化的划分,更好地兼顾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根据自己的每日时间合理安排,对自己的精神状态进行灵活调整。
找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方法永远是学习的第一位。每一个学霸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只有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其实也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学习的时候知识点基本上是比较分散的,但考试的时候都是集中考,这个时候学生就要根据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给自己列一个知识框架。如果没有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就很难明确知识点的所在。其中总结和梳理在系统的学习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会劳逸结合
懂得如何放松自己其实也是一门学问,在学习的时间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在休息的时间也一定要让自己的精神完全放松下来,要懂得如何去享受生活,而不是一个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
每一个学霸、考试状元、都不会让学习成为自己的负担,更不会让自己日夜颠倒地在“题海”中难以自拔,让自己爱上学习,才能有效地提升自己。
初三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如果一直这样“伪勤奋”下去,注定与高中无缘,上不了高中,何谈“大学梦”?
所以,学习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他人,没必要假装,更没必要欺骗自己,因为最后的成绩是不会陪你演戏的!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