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孩子学会运用法商来驾驭智商和情商,守住底线,孩子才会有真正成功。可能有的家长会以为孩子法商是学校的事,是孩子的事,其实不然,孩子法商养成家长的责任重大。
法律具有实践性,法理更注重实例,法治有句名言:徒法不能自行。对于增强孩子法商而言,实例的效果远远大于法条。英美国家无成文法,实行判例法,靠大量自然生成的判例构成这些国家的正式法律海洋。这些国家靠大量案例教育,帮助公民法律素养。反观法德成文法国家,1804年在拿破仑主持下通过著名的《法国民法典》,是近现代法律的基石,其精神和思想价值无与伦比。但是成文的法典并没有给国家带来稳定的社会秩序,法国还是长时间陷入动荡不安之中。由此可见,实例对于法商培养至关重要。法商不是理论逻辑,而是感性觉悟,对于法商培养而言,抽象不如具象,理性不如感性。案例、事例特别是发生身边的人和事,可以让人感同身受,心灵启迪。
战国时期鞅变法,取得很好效果,在养成人们法律意识时,采取的是立木取信。 命令制定好以后尚未公布, 商鞅怕老百姓对新法不相信9 就叫人在国都的南门外竖立了 3 丈长的一根木头,_ 布告老百姓说: 有谁能把这根木头移到北门去, 就赏给他 10 两金子一时间, 城南门聚集了很多人, 大家 议论纷纷。 老百姓大概不相信钱有这么好赚, 所以没有一个人来搬。 商鞅见无人敢搬, 又说:“能够搬移的奴 奖绐他 50 两金子。” 这时人 中有一个人大概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 ,把木头 到了北门 -商鞅马上赏给这个人 50金, 以表示不欺骗老百姓, 取信于民。 在取得群众的信任之后, 商鞅便把新法公布了。法商公式:法条文字不如鲜活实例,远处的例子不如身边例子,听说的例子不如看到的例子。
孩子的法商不能单靠书本上的学习,关键是来自实例的影响,来自身边亲近人身体力行的影响,只要亲身示范才能有效,家长对孩子法商的培养至关重要。比如: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人人皆知,不是知识问题。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感受到的反例太多。当看到家长带孩子闯红灯过马路,一切课堂法商教育可能都会归零,就会如许多人感慨的那样:5+2等于0,即5天的课堂教育不如2天的家教家风。近年来发生的女老师高铁扒门案, 女老师伤医案等,都会对孩子法商的负面影响巨大。
法商不是知识,是意识,是意念、理念,是根子上应当具备的念头。必须在孩子幼小的时分养成,一旦养成一辈子受益,这就是种子的力量。我们在观察社会生活时会发现,孩子的文明素养和规则意识往往比大人们强,倒是一些家长讲公德,讲规则的意识比较差,这会让人担心他们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家长都是爱孩子的,尤其受自己的孩子,这是人的天性,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的法商低而影响了孩子的法商,最终害了自己最可爱孩子。在孩子面前,家长要树立起遵守规则的标杆,以自己合规守法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特别在规则面前,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要传递这样的信息给孩子,敬畏法律、遵从法律,有事找法,在社会游戏规则内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