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我就有这么个想法了。
这两三年来我总有种空缺感,觉得身边朋友来了又走,来了就来了没有任何久违的快乐,走了就走了没有任何真切的不舍,一切都波澜不惊水过无痕,而这一年里我更是时常有疲惫感,可到底来源于哪里,又云里雾里。
这天终于想到了营业感这三个字。
把一段又一段的感情营业着,即使有烦躁和感到无聊的时候,也必须笑着去接话,笑着去附和,营业的奥义就在这里了,不是说不好,就是比较容易累。
今天看到张爱玲那句出名要趁早,教授说这句话容易被人诟病,我想了想倒觉得也不是这么回事儿,不一定是追逐名利太过急功近利,要我来解释,怕是趁早将自己还算美好的模样供给世人观赏一番,日后总有日后的不同状态来面对生活,没有办法去留住最初的面貌,所以才说出名要趁早。
这样就算日后千帆过尽,也都不算辜负。
最近想买双鞋子,八百多块钱,想了又想转了又转,还是没能狠下心买下来,朋友都说我不至于,“八百多块钱不算很贵的,你喜欢就好了。”
我也没什么说什么,反正到头来还是不会舍得买的,说来很奇怪,我的家庭完全可以满足我的消费需要,别说一双八百块钱的鞋,就算是三对也是能买下来的,但我就是不乐意,这个也不知道是什么阴影。
说句老实话,有时候我也觉得我活在一个挺关系畸形的家庭里,很多关系我的确没办法接受,但同时我也没办法去劝阻,尽管别人对我也很好,但总不能对我好我就强压自己矛盾的心理吧,怎么压得住啊,人的思维一发散就是宇宙奥秘了,所以我久了觉得,我可能也不怎么有机会去完善我的家庭了,不过我妈我爸也没意见这么多年了,也轮不到我来唧唧哇哇地讲些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