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见到了许久未见的朋友小新。小新是那种典型的“好学生,”从一个农村孩子,靠着努力学习读到了研究生学位,又凭着认真的态度找到了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这在大众眼中应该是一个满满正能量的光辉形象了吧。然而这还不是最令人啧啧称叹的,在多数人看来,小新都是好运气的代名词。是的,他嫁了一个还不错的老公。
小新经人介绍,认识了家境不错的小张,俩人恋爱半年,便进入了婚姻殿堂。结婚的时候,小张的父母给他们在当地的黄金地段买了房,又出资买了车。常人看来,小新的婚后生活应该是和美、幸福的。毕竟她不用像同龄人一样,为了房车奔波。
可是,人生不是电视剧,总会迎合我们的心意上演大团圆结局。小新就导演了一个,让人无法理解的ending。
这对结婚刚刚半年的夫妻,在前几天办理了离婚手续。小新给出的理由是“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她不想要这样的生活,她不愿意婆婆与她一起生活,因为她的妈妈告诉她,她不应该与婆家人一起生活。
她不想要这样的生活,她觉得婆婆总是对自己有敌意,因为她的妈妈说,她老公之所以会跟她吵架,一定是他的婆婆从中挑拨。
她不想要这样的生活,她觉得即使离婚,自己也不会身无分文,太没落。因为她的妈妈说,房产证上有她们俩个人的名字,车子也有她的一半。
……
听她的妈妈“说”了这么多,我不禁问她,你妈妈怎么会知道那么多你们之间的事,你妈妈又怎么会知道你婆婆做了什么?她说她每天都会给自己的母亲打好久的电话,让母亲帮她分析她们俩个人的问题。
听到这,我竟语塞了。
明明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也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什么还要让自己的母亲帮忙分析呢?重点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连自己要过怎样的人生,还需要父母给架构思维导图么?
有那么一瞬间,我突然会想,今后我自己有了女儿我绝对不会对她过多的干涉。让她走她自己想走的路。
因为,我与小新都是在“好孩子就是要听父母的话”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深知这种教育理念的产物,有着多少的无奈。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只有这样才能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于是,我们一遍又一遍的做着老师留给的作业,不问为什么,不管作业是不是太多,我们只是机械的照做着。
当有人因为与老师的意见不一,而据理力争时,我们往往会在潜意识的驱使下认为那个同学的做法是不对的,太不听话。可也正是这个不听话的同学,后来竟然越来越被老师喜欢,成绩也越来越优秀。
当时的我们,还不懂得推敲这些小事所蕴含的道理。还是一如既往的,在该上体育课的时候,坐在班里自习;在该上音乐课的时候,坐在班里自习;在该上美术课的时候,坐在班里自习。因为,我们要“听话”。
久而久之,我们成了“十项不能”,体育测试的时候,跑个八百米,都仿佛要了自己的小命。大学新生晚会的时候,永远是坐在观众席,羡慕的欣赏着。社团纳新,看着那些有着书法绘画的同学,在人群中闪闪发光。
虽然,我们一直很听话,生活却怎么也不能过的潇洒。不该是是这样阿?中学时,父母老师说你要努力学习,到了大学就好了;到了大学,他们说你工作了就好了;等到工作了,我们又被告诉说,结婚生子就好了…
可是,他们说的好了,到底什么才算是真的好了呢?
如果真的到了一定的阶段,生活就会变美好了,我们又何需努力,静静的等它来,不就好了。我们是被教成了听话的孩子,可却忘了此时我们该做一个懂事的大人。
小新成功的做到了听妈妈的话,却失去了一段本该幸福美满的婚姻,失去一个真心爱她的人。
如果,她能不那么听话,学着找寻其他途径慢慢消化生活的苦楚,站在一个大人而不是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或许也不会让微小的问题被放大,夫妻的矛盾被升级。
长大,不该只是年龄的增长,心理也应该日益丰盈。无所谓你是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因为你总要学会做一个懂事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