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赶往机场,从乌鲁木齐飞回阿克苏,陪母亲做每年例行的住院治疗检查。
阿克苏是我的故乡,是我从出生到高中毕业一直没有离开过的所在,也是我的父母至今一直生活的地方。乌鲁木齐是我工作后生活的城市,在这个城市我已经安身了三十年。
从乌鲁木齐到阿克苏,整整一千公里的路程,三十年走下来,用的时间越来越短,却觉得离故乡越来越远。因为时间越短,对于这一千公里路途的样貌就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失去了记忆,回家的所有心绪都没了萌发和堆积酝酿的时间,情感也就没了期待和珍重的态度。
离开故乡三十年的前十年,这一千公里是用长途班车度过的,从四面透风到豪华再到卧铺,再怎么进步,这一路都需要两天甚至更长的时间。
时间虽长,但是符合回家的一切定义。穿戈壁,穿山,穿荒漠,穿河,穿城镇乡村,风沙,酷暑,酷寒,简陋的小旅店,无法入睡的夜晚和连绵不绝的车灯,颠簸,抛锚,看不到头的地平线,一公里一公里累积的对家的渴望,构成了心里应该有的故乡的重量。
至于从乌鲁木齐出发,对沿路每一个站点无与伦比的清晰,则都是对自己和故乡适时距离的丈量。
托克逊,从来都是午饭的安排,拌面永远是最佳的选择。
到了库米什,就意味着一路上最难的天山干沟路段已经走完。
乌什塔拉的旁边就是博斯腾湖,过了焉耆,在清水河可以吃到最鲜美的湖鱼五道黑。
库尔勒照例只是路过,要停的是库尔楚,虽然荒凉,但深处,是库尔勒香梨的产地。
轮台的胡杨和瓜果,库车绵延不绝的村镇绿洲,到了新和就等于到了塔里木,而阿克苏至此就成了咫尺之遥。
至于像阳霞、玉儿衮等等一串村镇团场的名字,都因为回家,被标记在路上,镶嵌进记忆里,成为故乡这颗洋葱的外皮。
故乡在那十年,从来都不是赤裸裸单独存在的一个地名,而是需要跋涉,需要艰苦,需要忍耐和煎熬才能抵达的目的地。只有如此,故乡才能在心里隽永和芬芳。
三十年的第二个十年,火车成了主角,从二十四小时抵达,慢慢缩短到十二个小时,十个小时,九个小时。
前所未有的方便和舒适,使每一次乘坐都要经历紧张的抢票过程和满员的体验,但却根本挡不住交通升级换代催生出的流动大潮。但于我,才开始体会到失落。
从乌鲁木齐发往阿克苏的火车基本都是夕发朝至,也就意味着上车没多久,就需要在黑夜来临时入睡,然后在火车的咣当声中,到达吐鲁番,到达库尔勒各站的报站声若有若无的响起,醒来,直接就醒来了阿克苏的晨光。
方便了,但那一千公里全部被夜色吞噬了,所有的起伏跌宕,连绵不断,望眼欲穿,都在黑夜里成了记忆的虚无。
三十年的后十年,飞机跨越了一切地理上的距离,从乌鲁木齐抵达阿克苏,仅仅只需要短短的一小时二十分钟。
一小时二十分钟,能做什么呢?看几页书,听几首音乐,打个小盹,看几朵云,瞭望一下不甚清晰的大地,一千公里就过去了。
像什么呢?可能就像炖一锅肉吧,从用柴火慢煮久炖,到一下用上了高压锅,时间省了,肉也熟了,但却没有了该有的味道,一切都流于了表面,内核却被遗忘了。
为什么饭店里不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呢?为什么有可能的话都不选择速食方便食品呢?为什么旅游都喜欢古村古镇呢?为什么都喜欢怀旧呢?为什么都喜欢老酒呢?
就因为时间并不是越新越好,距离并不是越短越好,物质并不是越工厂化越好。总有些东西需要用时间距离手工去沉淀,才能散发出该有的味道,酝酿出该有的醇厚,证明出该有的价值,确定出该有的安放和需要。
不能说一往无前的奔跑就是绝对的对,因为有时候,真的不用走的太快太急,比如故乡,比如情感,比如情义,比如爱,比如情怀。快了急了,就难免丢了,散了,失去了。
一千公里,能连接得住多少东西?
(图据网络,告侵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