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小豆“"饭赤豆""赤小豆"。以粒紧小,色紫赤为佳。中药店另有一种"红黑豆",系广东产的相思子,过去也叫"赤小豆",是同名异物,它的特点是半粒红,半粒黑,很易区别,切勿误用。
性味:甘、酸、平。
成分:含淀粉、脂肪油、蛋白质、三萜皂苷、烟酸、糖类,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等。
功用:利尿通便,有消炎解毒作用,主治水肿、丹毒、疮疖等,且可美容。
佛教在2000多年前,就把赤豆为作佛门药物。有位僧尼,得了晕脑眩病,且伴有头痛与经常性下腹痛,曾用醋粥治疗,可是晕眩怎么也好不起来,疼痛也止不住。于是僧医便改用赤豆粥给他吃,以通肠利便,很快晕眩就退了。以前,人们还常用小豆治脚气病和用小豆、海带煮食治糖尿病。
备注:摘自宽恒先生编著《佛门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