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老师、家长总教育我好好上学,毕业后领导、家长又开始教育我老老实实工作,自己创业后天天继续学习怎么把工作发挥到卓越水准。。。
直到有一天,我感觉好累。扳着手指头数,从2003年大三期间开淘宝店赚零花钱,2004年开始上班,中间切换过几个单位,基本都是从上一家离职后,休息一个周末,就又接着到下一家上班。等于21岁前都在上学,22岁之后都在工作,看着自己在镜子里苍白的脸,突然意识到不对劲!
为什么从来没有人告诉我该怎么好好休息呢?就算有不少人提出,人要学会滋养自己,可这句话也很虚头巴脑,到底怎么才算滋养?很少有人告诉我们落地的方法吧。
我想了想,似乎明白了一件事:这个社会上可能90%以上的人每天都在为身外之物奔波,为金钱、房子、物质所累,活成了长期亚健康。很少有人真的停下来,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投资在自我滋养上。所以无论身、心、灵都被深深透支,疲惫表露在脸上,干枯表现在头发上。
如果你刚好出来想暂时停一停,做点什么滋养自己,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点滴启发。
第1类、从吃吃喝喝中找到最简单的快乐
1、煲汤给自己喝:春楠最喜欢到台北迪化街,买一大包懒人煲汤汤料回家。从每年秋天开始,只要得空,就用电饭煲,花2小时以上煲一锅排骨汤、鸡汤。每次喝完,出一身汗,超爽又暖身。
2、泡一壶茶:最近喜欢用秋天出产的小青柑,其实就是把挖掉果肉的青桔晒干后,里面加入普洱茶。通常一家人能喝上3、4泡,茶水颜色还是浓浓的。
3、慢慢的2个剥核桃吃掉:补脑
4、吃2个大枣:补血
5、吃掉一个牛油果:我有个个性化吃法,就是用牛油果沾炸酱,味道也挺好的,欢迎尝试
6、喝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粥
7、吃一份咖喱饭:可以自己做,连锁店勝博殿里的咖喱味道也很推荐
8、吃点儿甜食:比如话梅、大芒果
9、好好得吃一顿饭,不看手机和视频
10、吃掉一整个奶酪蛋糕
第2类、给疲劳已久的身体一次彻底放松的机会
11、泡温泉:目前最喜欢的是台湾北投温泉水,一泡进去,第二天完全不需要擦护肤霜,光滑剔透,年轻5岁
12、泡脚:请老公打洗脚水来
13、骑行:想找个安静没什么汽车的道路肆意骑车,一点都不容易,请达人们推荐路线呀。其实我的内心是一直想偷偷跑到奥森骑车
14、打网球:听嘭嘭嘭的击球声,好些烦恼都被放下
15、美容spa:推荐北京的伊人音乐SPA,她家身体类按摩比面部美容更专业,体验也不错
16、到台湾旅行:每年必去,尤其是台北之外的城市,节奏慢,很放松,没几天时间就适应看繁体字,自然关注到生活中的艺术和美感,忘记赚钱
17、做个发膜
18、到森林里散步:北京把守奥森,台北推荐动物园旁的猫空山、阳明山
19、冥想:是大脑中的瑜伽,每天早上喝水、排B、头脑醒过来之后,适合简单盘腿打坐,放轻松冥想APP的5分钟冥想配乐,来一段静思(我是新手阶段的,还很依赖外界引导乐)
20、瑜伽:比较喜欢Keep App里的睡前瑜伽,10来分钟,比较容易坚持
21、跑步:我跑步的速度好比竞走,不过至少能动起来,就够为自己骄傲的了。跑步时,通常旁边声音过多,我又耳鸣,往往不听音频,专注在思考上。往往跑一圈下来,能出不少新点子,幸亏随身带手机,有闪念胶囊帮我忙。
22、拉抻:抻抻脖子、双肩、双手,酸疼不打一出来,最近每天都推动自己养成最小行动的健身习惯呢
23、一天静语:这是我特别想做,但一直没做到过的,一整天和任何人都不说话,安静一整天,想想挑战都很大,等我做到了再和大家分享。
24、唱歌:不用逼着自己想任何歌词,简单的唱首儿小曲儿就够
25、午睡:偶尔挤出午睡的时间,我喜欢抱着音乐小海马,伴随音乐睡上1个番茄钟
26、梳头发一百下:不出门工作,就忽略梳头的小伙伴举手!
27、面部按摩:边给自己做按摩,边放田中郁久子的视频
28、提早下班:就这么简单
29、催眠:给自己心理作正面暗示,或者引导自己从负能量走出,甚至找到负能量根源,彻底解决心结。推荐廖阅鹏老师的催眠音频以及线下训练营。
30、精油:闻一闻精油,喷洒下喷雾,给自己作能量调频
31、感受吹在脸上的风:感受风中的水份、味道
32、深呼吸:感受你的肺部一张一合
33、抚摸一棵树:感觉树干中涌动的能量,树叶挲挲作响和环境交流的声音,树根扎入土中寻求养分的力量
34、抱上你最喜欢的毛绒玩具:机器猫,宜家条纹小熊或者巴巴爸爸,捏一些软软的东西,心里也跟着柔软了很多
35、晒太阳:冬天,把自己当一条被子一样,常常晒,你会感到体内被补充了大量阳气,来年不容易感冒哦
36、爬山:寻路时,仔细观察路过的每一只毛毛虫、大蜘蛛,在草坪上,看蚂蚁搬家,金蝉脱壳、蜗牛吃腐草
37、在窗边听雨声:打雷、雨滴、哗啦啦的声音,大自然的音乐最治愈
第3类、让精神世界再丰盛一点
38、一个人读书:看李欣频的书很汲取能量
39、一个人静静的看绘本
40、写日记
41、画一张手绘:为了克服白纸带给人对未知的恐惧,换成方格本就行了
42、写一张书法
43、听一位专家的现场演讲
44、听轻音乐:如果想对音乐再懂一点,可以听向奕裴老师在喜马拉雅上的《科学家的音乐课》很开脑洞
45、听一天的线下课:一定要找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主题课程,要不报名了也是给自己增加砝码
第4类、关怀身边的人事物
46、给花儿浇水:喷洒一下
47、感谢:无论对一个人说句谢谢,还是快递一包礼物,都是在传递爱心
48、和朋友、家人一起看电影、看话剧之后,热烈讨论
49、拥抱一个人,抚摸TA的后背
50、带父母到城市郊区,或者只是家旁边公园游逛半天,你就是在帮父母享受天伦之乐
我一直把第4类放在最后,因为所有的爱心都建立在先满足自己的基础上,也只能先爱自己,才能余力爱别人。
有人说,所有人在面对生命终结时,没人后悔工作做的太少,反而是后悔对自己和对身边的人不够关爱。在稍微有点累的时候先加油、输送能量,总比透支后累到极致再崩溃要来的有智慧。
所谓的活出平衡感,就是要给予自己足够的休息,让自己值得被滋养,永不中断。
借此小文,和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