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互联网如日中天,腾讯、阿里、字节、美团、拼多多、快手等等,都是国内的第一梯队。
能进入这样的大厂工作,是每一个年轻人的愿望。
不错的薪资(股票)、极高的人才密度、不断增长的DAU、高大上的工作环境、数不尽数的生活福利(房补、车补、饭补)等等。
这某种程度上都会让人陷入一种迷思,我仿佛进了人生殿堂,从此以后高枕无忧了。
如果你刚毕业,有这样的幻想,尚可理解。但是如果工作3年以后,仍然这么想就很幼稚了。
看任何事情,都要辩证地看。
互联网已经进入下半场,流量红利已经结束,大厂制度流程完备,稍不留神就会很容易成为螺丝钉。
那么在大厂,如何避免成为一颗螺丝钉呢?
方法一:杠杆思维。
你不要简单地认为自己就是一个运营,一个产品,一个技术。
应该站在更广的角度,你要让整个集团为你服务。
要有“给我一个支点,就能撬动整个地球”的自信和勇气!
在腾讯,你能不能撬动腾讯新闻、微信、王者荣耀?
在阿里,你能不能撬动淘宝、天猫、钉钉?
在字节,你能不能撬动抖音、头条?
你能不能跟最高法、最高检、新华社、央视、人民日报、公安部合作
能!
只要你有一个非常牛逼的想法,你就可以!
我负责了2019年全国两会的策划,就是跟最高法、最高检合作的,在人民大会堂上供5000多名代表委员阅读观看。
这也给了我很大的勇气和信心。
方法二:寻找第二曲线
单木不成林,要用两条腿走路,“专业*媒介”应该成为第二曲线的方法论,千方百计地打造你的影响力!
专业,深耕你的专业优势,加深你的护城河。
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就是拆解案例,沉淀方法论+输出独特观点。
如果你是产品经理,那么你应该思考有哪些产品案例可以拆解,沉淀出方法论。
比如视频号的产品设计,站在平台角度,它背后透露着平台哪些价值观、更鼓励什么、未来会有什么趋势、
站在创作者角度,它应该如何与微信生态协同,比如如何定位、如何运营、如何变现。
只知消费,而不知创作是没有出路的!
在琳琅满目的消费世界里,要千方百计地,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专业内容的提供者!
媒介,要善于利用新媒介(视频号、公号、知乎、微博等等)放大你的专业优势,使之产生指数级效应!
酒香也怕巷子深,只有利用媒介才能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才能促进成交。譬如六神磊磊、罗振宇、吴晓波、樊登。
对了,不要简单的认为只有报纸、广播、电视才是媒介,其实一切皆可为媒介,媒介即未来!
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铁路、汽车便是媒介,链接了农产品和消费者,让更多人脱贫致富。
你本身也是媒介,那就看你是一个强大媒介还是弱小媒介了,看你能够链接多少资源,多少人脉,多少知识了。
在去中心化的世界里,要千方百计地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极强的超级链接点!
以上。
强哥于北京
2021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