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有一段时间,每天我都会到微博搜索一个人,看她写的连载,然后把那些文字存下来。当我写不出更好的文字时,提笔之前,我就先看一下这个连载的某个片断,看过后,犹如饮了一股甘泉,仿佛浑身有了力气和灵感,接下来我也期望能写出如此鲜活的文字。后来这个连载戛然而止,因为和出版社签了约,马上就要出书了。写下这些文字的是范海涛。
当拿到这本书,去年追微博的日子好像就在昨天。这本书,似乎是看它成长起来的,开始只是一个个片断,后来结集成书,这里面因为有我作为读者的参与,对其感情更为热烈。
同样记得我的30岁那年,因为年龄纪元要升一级,从此后再也不敢说“我20多岁”的话了,从此似乎与中年一步之遥,这是多么可怕,怎样让我的30岁更有意义呢?想来想去,我动了要报考公务员的念头,买了书,报名时差阳错地因缺一个证件而在最后截止日期之前被挡在了门外。然后,然后30岁的每一天都和20多岁的日子一样,因为没有特别标记,也没有特别事件,倾倒在岁月的长河中就一去不复返,渐渐我也习惯了30岁的每一天,不再惊恐,不再心潮澎湃,都变成了庸长的一天。而现在回望30岁的自己,那时是多么年轻,可以有许多机会做许多事,但都在患得患失中任时光飞逝。
看了海涛的这本书,让我懊悔不迭,那些逝去的时光永远逝去了,永远不能再追。海涛在30岁这一年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出国读研。在30岁决心改变自己,出国读书,如她所说,真是大龄留学了。经过一年暗无天日的复习,她考取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口述历史的研究生,是这个专业的第一位中国留学生。
在30岁那年,我与海涛的差距就是差了一个决定。
大龄到美国留学,相当于把自己从一个习以为常的轨道里抛出去,抛到一个未知的领域和方向,这额外需要勇气面对,在书中,海涛做了详细的描绘。租房这个在国内看似轻而易举的事,到了国外,尤其是寸土寸金的哥大周边,需要份外协调与沟通,确实是费尽力气。在国内,就算许多事情预想了困难,但到了国外当真正去面对时,会发现许多事情举步为艰。海涛刚到美国的几个月,都是吃最简单的速食食品。
在这本书里,海涛用了几个章节描绘了哥大的课堂,这占据了书中较大份量。这部分文字略显枯燥,但我却读得津津有味。把零食带到课堂,连吃边讨论,老师也会偶尔坐到桌子上,课堂氛围如此轻松,这俨然与国内正襟危坐的课堂有了不同。通过海涛的描述,让普通如我的读者,了解到国际一线大学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这与国内应试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感触最为深刻的是,因为专业的原因,老师经常会带领学生做一些开放式的采访与讨论,他们采访过毒贩、911事件的经历人,还有赴美多年的华人,这些不仅是为完成作业,也丰富了人生经历。除了这些,海涛不止一次地说过,为完成作业,需要课余大量的阅读,她也因此真正爱上了阅读,我也能感同身受,阅读在写作的重要性。
从海涛的留学经历,也看到了中西方文化和习惯的差异。比如,倾倒牛奶盒之类的垃圾,在美国要把这些包装清洗干净才能扔掉,在国内几乎就是随手扔到垃圾筒。和海涛同住的美国青年,分摊各种费用时,每次都是一丝不苟地把零钱找给海涛。差异与习惯总是在细微处碰撞。
在一次课堂讲述中,一位亲历911的人讲述他的经历,当时他正在南塔,在四十几层楼,听到警报后和同事们一起下楼,在下楼的过程中,他们互相鼓励、放松气氛,秩序井然,这让我肃然起敬。我参加过一次消防演习,在二十几楼,听到消防警报后,大家开始下楼,人多,前后密不透风,这只是演习,如果发生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海涛用她的亲身经历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口,让我们看到了真实又稍显陌生的世界;也用她的亲身实践告知我们,只要努力“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就算30岁仍可以来一场绚丽突围。
不知多少人看完这本书会重新规划一下人生,会把自己从舒适区里拽出来,挑战一下那个未知的自己;不知有多少人看时热血沸腾,明天一早还是那个白天上班晚上刷屏的上班族;不知有多少人扼腕叹息,后悔曾经虚度过的岁月和光阴……生活还在继续,海涛用自己的华美转身,让我们看到了飞翔着的美丽与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