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赫伯特·米德(Mead,George Herbert 1863-1931),,是美国实用主义的带头人之一;也是形象社会学的始祖,是形象互动理论的最主要代表人物。形象,是形象互动理论即象征性符号互动理论的中心概念,包括语言、手势、文字及符号等等。米德以及后来的形象互动论者认为形象无处不在。语言文字是形象,因为它们代表某些东西某种意义,交往者用语言文字来代表物体、观念、思想、价值和情感等等。语言文字所代表的涵义是社会赋予与认同的,具有沟通的重要作用。比如“禁止”这两个字,识字的人基本都了解它的涵义,因而做出相应的反应。这一关联就是沟通的结果。
每个人的动作实际上也都是形象,属于非语言沟通的部分。比如拥抱代表的是善意,而击打代表一定程度的攻击等等,这些都不仅仅是身体语言,还具有形象的意义。给小孩子看两个人握手的图片,让他们说说两个人的关系,孩子们会说出“友好”“合作”等词语,可见动作背后是人际关系的表达。
米德认为,人际沟通就是形象的互动。社会只不过是由一群互动的人所组成的,个人的一切活动都与社会分不开,必然带有社会意义。也就是说,人们生活在社会情境中,因此,每个人的每个动作或者行为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在不同的情境中,其行为具有不同的意义。
形象互动理论认为,在人际沟通中,行为本身在交往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行为的意义。人的交往是在对交往行为的意义的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互动;而行为的意义本身具有象征性、符号性,即通过形象来反映的。所以,这种理论也被称为“象征性符号互动理论”。例如,当有人忽然拍你的肩膀时,通常你会根据这个人跟你的关系是友是敌来判断对方的行为是善意还是歹意,然后才会加以反应。这个过程就是形象互动理论所谓的解释、分析、反应的过程。
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他们对于行为的定义和理解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在印度,摇头意味着同意,点头反而是反对,就和中国人的行为习惯完全相反。也就是说,人际沟通互动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每个人在互动时都要充分了解沟通的情境,对方的背景,不断修正以适应当前情境的需要,方能达到有效沟通。只有人们的解释符合当时的情境,双方的人际交往才能够顺利进行。
因此,米德等学者认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部分都涉及形象的运用。如果没有形象,人们就无法沟通。人们的思想、观点、行动等都由形象来表达。形象社会学学者认为,人际关系就是通过形象的作用形成的,形象互动是整个社会化过程中的最重要的步骤。语言文字是形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社会不仅依赖形象生存,而且还会依靠形象互动不断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