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一生,除了追求生平事业上的高度,还很看重的一点就是子女教育的问题,且很多时候都是身教大于言传。
世纪之交的2000年,美国《新闻周刊》评选出全世界40位智慧名人。其中包括三位中国人:第二位是成吉思汗,第三位就是左宗棠。身为晚清重臣的左宗棠,军功赫赫,是政治家、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他还治家有方,左氏一族在清末乱世出了不少治国能臣,且后代中良医辈出,清白家风令后世称道。
左宗棠一生刚直不阿,即使手握大权,也洁身自好。他与晚清富商胡雪岩交往颇深,胡雪岩曾为左宗棠筹措粮饷,左宗棠任命胡为军中总理粮台,还保荐他为候补道台,后来更奏请皇帝,给胡加授布政使衔,赏穿黄马褂,胡雪岩由此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左宗棠在东南用兵顺利,又在西北连战连捷,在财政上得益于胡雪岩的支持,两人可谓是互有裨益的官商合作。
对于这样的官商合作,当然会有人眼红不高兴,也不相信其中没有谋私利的情况,于是就向朝廷告发。但朝廷调查的结果是,胡雪岩的财力支持,为左宗棠的军事行动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左宗棠一身清白。慈禧太后看到这样的调查结果也是非常高兴,随即对满朝文武下了一道口谕:不准随意参奏左宗棠。
左宗棠得子较晚,共有四个儿子,名为孝威、孝宽、孝勋、孝同。大儿子孝威出生时,左宗棠已经35岁。在大儿子刚满七岁时,左宗棠又离家到长沙当幕僚,此后戎马一生,与家人聚少离多,甚至一连六年都不曾回家与他们团聚。
他对子女的教诲主要是通过书信来往。左宗棠在家书中时常教导自己的孩子们要学会“躬身耕读”。左宗棠在出山前度过一段很长的耕读时光,所以对耕读有着很深的认识和体会。他一再要求后代继承祖辈的耕读家风,保持农家子弟本色,勤耕田,读好书。
“纵读数千卷奇书,无实行不为识字;要守六百年家法,有善策还是耕田。”
“要大门闾,积德累善;是好子弟,耕田读书。”
读书耕田,并不是要求子孙后代全都去种庄稼,获取更多的粮食。左宗棠希望用更深刻的寓意,来培养子孙们艰苦奋斗、自食其力的能力。
左公虽然官居高位,但并没有荫(yìn )及子孙;虽是老来得子,但其家教非常严格,没有丝毫溺爱他们。他多次强调不能借上辈余荫坐享其成,更不能倚仗权势作威作福,他曾说:“断不可恃乃父,乃父亦无可恃。”后世子孙也没有沾染官宦人家的纨绔习气,见到人都是彬彬有礼。
左宗棠的这几个儿子中,大儿子在军中因感染风寒去世较早,二儿子是个很有名望的郎中,三儿子和四儿子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了仕途。若论官职,他的四儿子最高,一直做到了江苏提法使(清末改按察使为提法使,为一省最高的司法行政长官)。
左宗棠的儿子们虽然没有像乃父那么有名,但都恪守家规,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到了左宗棠孙子这一辈,其中少有当官的,但有做诗人的,显得较为平淡。
而过了一百多年后,到了左宗棠曾孙辈,左家声望又开始显赫了。这一辈的人已经开始见证新中国的成长,他们中出现了很多名医、学者。
左宗棠的曾孙左景鉴是中国著名的外科专家,在上世纪60年代与黄家驷、裘法祖、吴阶平并称为中国外科的“四把刀”。
左景鉴的儿子左焕琮也是著名的外科专家,在1994年,为专门来京治病的蒋(jiǎng)经(jīng)国(guó)之子章孝慈做过手术。左景鉴的大女儿左焕琛也是学医的,是复旦大学医学院教授、中国解剖学会总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左宗棠的另一个曾孙左景伊是我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化学家,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系教授。他所创造的左氏定律,至今是化工防腐处理的一个重要定律。
左公还有一个曾孙左景权,是“敦煌学”方面的专家。
可以说左宗棠的后人中少有做官的。他们秉承祖训,大多投身于教育、科研、医学、文化等领域,潜心研究、勤奋耕耘,出了数十位知名专家学者。
左宗棠的人格立体多面,深入他的人物生平,初看如万花筒,细拣如百宝箱,随处打开,看到的几乎都是于细微处见真章。为官时,他性格刚直,做事要强,常常力排众议,不随波逐流,也不虚与委蛇,人送外号“左驴子”。不做官的时候,他归于平实、素朴。在平常生活中,他对家事不分大小,全部记挂心头,时不时还要拿出来絮叨几句,指点儿子们如何做好家庭小事。有时儿子们写信时粗心写错了几个字,他会在回信中悉心指出,最后还不忘反复叮咛,不厌其烦地说个两三遍。夜晚躺在床上还在想这事,又提笔记下来。
1872年农历五月十二日,左宗棠提笔给四位儿子写了封信,开头就关切地问:“孝威,你的腰痛好了没有?还咳嗽吗?你的二伯父(左宗植)最近去了一个儿子,自己又得了重病,我说过,你们在家平时要多过去关心他、安慰他,想方设法哄老人家开心。宽心话不一定真能起到什么作用,但能让老人暂时忘记病痛也好。何况,宽心话说不定真能起到一点作用呢,你们为何不去多说说?还有,孝宽你上次背着我花了几百两银子修理长沙司马桥的那套房子,我早说了,浪费。你既然已经来信认错,我也就不再深究你的责任……总之,办一日事,尽一日心,就是这样。”
这种絮叨家常的话,出自一位将帅之口,多少让人意外。而且“办一日事,尽一日心”这样的说话语气,似乎比“今日事,今日毕”这类家弦户诵的名句更显平淡,见不到半点激昂的影子。
有人说左宗棠记忆力惊人,他脑中不但装了一幅中国地图,对生活小事也全然记得。生活中的左宗棠因风格拘泥琐细,颠覆了文人墨客笔下的大英雄形象。其间的差异也许证明了,真正力救时艰的大英雄,并不都是古代文人笔下想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豪迈气概,而可能是一位本色英雄。
左宗棠的家教风格在晚清同时代人物中或许实在太特殊。有学者深入研读后恍然悟出了一个道理:真正能成就历史伟业的大英雄,往往就是左宗棠这种于平凡处持耕耘、于细微处雕琢人生的类型。
为什么左宗棠总记挂生活琐细?一则是因为其早年在耕读时期研究农学、地理时锻炼出来的记诵能力和思维方式,毕竟画地图必须细心,比不得画一幅山水画,错一个地名,整张图都要重作。二则是其在柳庄亲手种地时养成的习惯。他在柳庄种地时,夏天少浇一次水,庄稼就烧坏了,他以后就再也不敢忘记浇水和偷懒种地了。关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左宗棠天性“虑事太密”,习惯投心烦琐,一丝不苟,津津有味。
这一方法用到家教上来,左宗棠从来不像理学家那样在家书里大谈义理、文化、天下和治国这样的高山景行,而是颇有耐心地教导儿子们做小事。
左宗棠不但是一位“细节决定成败”的实践者,还是“细节决定人生” 的立论人。他曾留下一句名言:“粒谷必珍,富之本也;只字必惜,贵之原也;微命必护,寿之根也;小过必惩,德之基也。”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这是左宗棠题于无锡梅园的一幅对联。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这也成为左宗棠流传甚广的一副对联。
左宗棠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他于琐细平实处立身教子,而他的后人也是一门英才、人才不断。我想这种良好家风环境的形成,是离不开左公当年那种不避琐细的言传身教。或许这在当时看不出作用,但在百年后,历经数代,效果显现。好的家风贵在传承,尤其难得的是后世门人严格遵行,世守清白,不辱家声。
左宗棠也被誉为“晚清中国最后一根脊梁”。他一生戎马葱茏(cōng lóng),晚年又不顾自己已是衰老之躯,率军西征收复新疆,捍卫了祖国河山。对于左宗棠的功绩与贡献,建国后一位将军曾说:“解放初,我们进入新疆的路线,就是沿着当年左公西征走过的路线。在那条路上,我还看到当年种的‘左公柳’。走那条路非常艰苦,可以想象,左公当年走那条路就更艰苦了。”左宗棠西征是有功的,否则,祖国西北河山很难设想在那个飘摇欲坠的动荡年代是否还能保全住。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