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时弘农杨宝,年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鸮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见,愍之,取归置巾箱中,食以黄花。百余日,毛羽成,朝去,暮还。一夕三更,宝读书未卧,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 我乃西王母使者,使蓬莱,不慎为鸱鸮所搏。君仁爱见拯,实感盛德。” 遂以白环四枚与宝曰:“ 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
——搜神记
宋朝有一书生,姓宁名谦字明诚,家境清贫。自己一个人住在荆州地界的楚阴山上,搭一破茅,寒窗几载只盼高中,奈何运气不好,不是走在半路没了盘缠,就是进了林子迷了路,总之到不了京城。后来书生也释然了,再有乡试会试,统统不去凑热闹,拉一挂幅,就在山下的小镇里给人写写家书,赚点碎银果腹。
虽说这傻书生过的赤贫,却常常自诩文曲星下凡,平日里极好题诗作对,瞧他大作,还颇有几分魏晋风骨,加上书生相貌清雅,长身玉立时竟也生出一丝“蓦然回首,灯火阑珊”的意味来。且书生性情也好,待人接物皆是一派和气,人如其名——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镇里的姑娘哪里见过这般神仙人物,纷纷暗许芳心,只叹其家一贫如洗,书生又过于清风明月,不食烟火,满腔柔情只得尽付东流。宁生却不管不顾,照旧写字维生,以梅为妻鹤为友,施施然矣。
一日雨后,楚阴山林风景甚好,宁生一边赞叹“ 造化钟灵秀 ”,一边收了幅抛了笔背一小竹篓,向云深深处而去。走了半日,书生觉得口渴,林中经过一阵急雨,山峦如泼墨,草茎若碧染,红粉竹桃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像是深闺贵妇人颈上串的湘妃石,妩媚娇柔间更多一筹自然玲珑。宁生见了自是喜爱不已,忍不住去拨弄那娇嫩的花骨朵儿,正在得趣之间,忽闻树后有物“ 倏倏 ” 晃动,探身一看,竟是只折翅的雀儿。这雀儿头侧和翕概皆是褐色沾绿,腰部绿黄,并具些较粗的褐色干纹,此时淋了雨,羽毛湿漉漉粘连在一起,受伤的翅膀微微颤动,双目紧闭,不时发出些细碎的低鸣。
“ 多可怜的雀儿。” 宁生叹道,他掀起衣摆,慢慢蹲下,将那受伤的雀儿小心翼翼地捧在怀中,也没了游山玩水的心思,急急奔回了山下小屋。回到家里,宁生将雀儿置于小桌上,不远处的猎户经年打猎,难免会有磕碰擦伤,所以宁生家中一直常备着绷带和药酒。此时此刻,宁生把最好的创药拿出来,也不管人畜有别,一股脑地给那雀儿用上,再将白绷带剪成细细的一条,并着小木片做支撑一圈一圈缠绕在小雀的翅膀上。忙完这些,宁生又把自己床头储物的小篮空出来,内里埋些干草,小雀放进去后绒绒地缩成一个球儿,倒也可爱。
夜了,宁生点起蜡在一旁看书,外面哗啦哗啦地下着雨,不间断地传来震震雷声,雀儿窝在小篮里被吓得瑟瑟发抖,啾啾鸣叫着,宁生见了,一个翻身下了床,抱着装着雀儿的小篮,用体温暖着小鸟,嬉笑道:“ 你这畜生端地胆小,雨也怕,雷也怕,我看等你好了也不要飞走了,飞走也是要吓死,不如留在我屋里,当我的小家鸟。”说来也奇,那雀竟不再抖了,簇簇晃着娇小的身躯,像是点头一般,眼睛黑溜溜地,小脖侧着,竟用喙去蹭宁生的手指。宁生被这胆怯卖娇的小鸟逗得前仰后合,外面疾风骤雨,屋内却明媚温馨,一人一鸟又玩了半刻,直到一豆烛火燃尽,方才睡下。
翌日,宁生起来整理衣冠,转身却瞥见篮里空空如也,慌得连衣带也顾不得系了,跌跌撞撞跑出茅屋,在外头的空地上来来回回地寻着,喊着:“ 小鸟!小鸟!” 都得不到回音,渐渐绝望了,想是那小雀伤好了,兀自飞走了,真是无情的畜生!一边愤恨着,一边又忍不住担心,照理说才一天的光景,那雀儿的羽翅就能恢复了吗?就算恢复,也不可能好利索,这时候要是再来一场雨,雀儿岂不是......这样一想,宁生反而更慌了,也不顾雨后山路泥泞,非要找到雀儿不可。
“ 啾 ” 只听一声极为清脆的鸟鸣,一只体态娇小的翠鸟落在宁生的肩上,不是雀儿又是谁?再看雀儿,一扫受伤时的狼狈,豆绿色的额羽俏皮地扬起,小爪子轻轻抓着宁生,蹦来蹦去,好不活泼。宁生见雀儿不仅伤势痊愈,还如此富有活力,也不由开心起来,对着它说:“ 雀儿雀儿,原来你已经好了,这就好,这就好......” 雀儿亲昵地在宁生身边飞着,不断拿头顶着宁生朝屋里去。宁生不明所以,但还是宠溺地笑着,任由这可爱的小雀儿同他游戏。
回到屋里,雀儿“ 扑棱棱 ” 引着宁生来到床边,宁生也发现了床头处放着一把草茎似的物什,凑近看,这玩意还结着一粒粒果实哩。雀儿飞过去刁着一颗果就往宁生嘴里送,宁生推拒,雀儿就再送,宁生见那雀儿如此执拗,小眼乌溜溜地似乎还真透着股怒气,仿佛不达目的不罢休似的也是十分有趣,心里笃定雀儿不会害他,便不再抵抗了。
雀儿见宁生依着自己吃了果儿,真的高兴起来,上下翻飞着,十分快活。看得宁生哭笑不得,心想,这小鸟确是有灵性,想必是为了报答我,才请我吃这酸酸涩涩的果子。嘴里虽微微发苦,心里却甜滋滋的。
傍晚时分,宁生随便扒了口饭,照例拿书来看,令他感到惊奇的是,之前一些晦涩难解的文段如今却全然看得懂了,不仅如此,书中的文章只要他看过一次,就跟在眼前现似的,竟可倒背如流。
宁生摸摸头,想着:“ 我是多次自比当世的大文豪,也会跟乡亲们说自己是文曲星下凡,但那都只是扯着玩罢了,如今看来,倒也未必不属实。”
宁生此番境遇如蒙慧根点化,一时喜不自胜,自此成天沉迷于诗山词海,不能自拔。终有一日,宁生读罢书,合衣欲睡之际,突见雀儿从窗外飞来,轻轻盈落在小竹窗侧,这几日宁生痴陷于书卷中,雀儿都是白日里出去,晚上再回来和他一起休息,只是今日,不知怎地,他觉着雀儿有些不一样。
满月的光辉柔柔地倾泻下来,雀儿扇动着翅膀,仿佛融入一团朦朦胧胧的雾里,宁生出神地望着,再眨眼时,竟看到那雾中走出个姑娘。只见那姑娘穿着水蓝色衫裙,发间戴着朵还沾着露水的白铃花,虽是身形未足,形容尚小,但一张鸭蛋脸面腮凝新荔,柳叶弯眉下鼻腻鹅脂,俏生生可人可爱。
宁生呆了一呆,怔怔地看着眼前的小姑娘,犹疑地问道:“ 是......是雀儿?” 小丫头嘻嘻笑着,福了一福,回道:“ 可不就是我嘛。” 看她神态得意,表情促狭,歪着头调皮的样子跟酷爱与自己嬉戏玩闹的小黄雀如出一辙,宁生心下稍安,又坐起来问她:“ 原来你不是一般鸟雀,缘何今日变化成女子?”小黄雀听罢,不开心地捻着腰间的小麻绳,对宁生说:“ 谁叫你每日只知傻看书,却全无考取功名之心,我只好化作人形,劝你一劝。” 宁生听了,淡然一笑,说:“ 非我没有进取之意,只是多次参加科举,皆是无功而返,想来是无缘于仕途了。”
小黄雀回道:“ 我早已算过,你命中官星昌旺,是文运神庇佑之人,由于福运太好,山中的鬼魅精怪不愿放你走,若你能长期留于此地,是可以帮它们避厄化劫的,故而会施些妖法让你迷在这里。如今,你吃了我的萤火芝,这可是良常山上才有的宝物,其叶似草,实大如豆,夜视有光,食一枚,心中一孔明,食至七,心七窍洞澈。你现在是否觉着自己的领悟能力更上一层楼呢,快快收拾行李,去参加今年的秋试吧。”
宁生恍然,连忙拜谢雀仙,整理行囊。次日启程,由灵雀在前牵引,竟安然无事地出了山,天禧二年秋试放榜,宁生果然高中。
作者感悟:
《雀灵奇缘》到这里就结束了,读者们有没有觉得意犹未尽呢?再来回顾一遍故事吧,书生生在宋朝,文末点出他是在天禧二年高中的,天禧是真宗赵恒在位期间的年号,也就是丁巳年。书生姓宁名谦,“ 谦 ” 取自《尚书·大禹谟》中的 “ 满招损,谦受益 ”,字明诚,取自《中庸》里的 “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因为古人极其重视姓名和用典,所以这里不能马虎哦,你看,写文章真的要下功夫啊。
至于神草萤火芝,出自唐朝知名志怪传奇小说《酉阳杂俎》,这本小说与晋朝张华的《博物志》相类,所记有仙佛鬼怪、人事以至动物、植物、酒食、寺庙等,可以说“ 多诡怪不经之谈,荒渺无稽之物 ” 真心地推荐诸位去阅览。再说后来点出宁生官星昌盛,福运亨通其实是为了对应前文书生不能中榜并非因个人蠢笨而是外力所致,这样前后对应就会使整篇文章看起来更加有理有据,而福运积攒多了就会有福报,便给文中小雀仙的出场埋下了伏笔。其实有给她起名的,已经想好了就叫 “ 云巧 ”,花颜云鬓,伶俐纤巧,符合我对古代元气妹子的设计,但后来考虑到雀仙并不会跟宁生有任何感情线,嗯,当然也是因为我不想写下去了,毕竟那样就成了烂俗的 “ 为报君恩,以身相许 ”梗了,所以就没有提及雀仙的姓名。
以上就是对本文的一些注解及延伸,希望大家可以保持关注,继续等待我的原创作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