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大家都在讨论到底要不要禁止燃放烟火的话题。对于这种热点话题我向来是有些蹭不上热度的,因为我总是习惯让子弹多飞一会儿而免得到时候事情发生反转。不过关于燃放烟花,我向来是一半反对一半支持的。
不再燃放烟花,的确可以安安静静,也对保护环境有很多好处。依稀记得禁止燃放烟火的头两年,大家的评论都是说着利大于弊,说着怎么变得更加安全了,空气也更好了,晚上可以安安静静的睡好觉了。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舆论走向发生改变的呢?是从疫情爆发的那一年。大家似乎在一夜之间重新想起了过年的玄学意义,想起了“年”是一种凶兽,想起了我们燃放烟火是为了驱赶年兽的。然后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相信玄学的力量。我们开始确认就是因为我们不再驱赶年兽,失去了一些仪式感之后,病毒才会在我们身边肆虐。
当然玄学的力量,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换句话说,科学也没有办法给出很好的解释,这里就不多说什么。不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就是一种代偿,我们发现对于一些不好的事情无能为力的时候,就会找一些无法反驳的理由来解释。
回想自己小时候,喜欢看烟火放烟火,除了它的绚丽之外,还有和伙伴们一起打闹嬉笑的快乐。如果非要说,那么一心从爷爷那里收获压岁钱,用甜蜜的吉祥话换来大人们的喜笑颜开,然后就可以拉着大人们去买好吃的零食和烟花爆竹,至于燃放的结果到底怎么样,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着童趣。
借用和菜头的一段话来说:反对烟花爆竹的人,他们可以很轻易地做出论证。方法是拿一把刀子,往这个世界中间划一刀。于是一边是文明,一边是野蛮;一边是进步,一边是落后;一边是健康卫生,一边是空气污染;一边是安乐祥和,一边是火灾急救。然后让人去选,你究竟是要文明还是野蛮?是要进步还是落后?你要不要为环卫工人的辛劳负责?你要不要为火灾和眼球摘除负责?
我很喜欢这段话,因为他简单的讲述出了一个真理,这个世间没有那么多需要我们去负责的事情。说实话,大部分时候我们连自己的事情都负责不了。相比起来,燃放完烟花爆竹之后可以帮着一起收拾一下垃圾,严格的为自己的安全负责保护自己和他人,远比一刀切要来的好的多。
为什么我们不去做呢?因为埋怨自己要比指责他人来的简单的多。
我很喜欢烟火,是因为在我的认知中,正确的安全的燃放烟花,并不是困难的事情,燃放之后收拾残留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所以我自然可以享受烟花爆竹给我带来的庆典的快乐和仪式感。
就像我明知道每年车祸会杀死多少人,但依然支持汽车一样。如果过年不能欢乐,不能释放压力,不能稍微放纵一下自己,这些压力留在一年中其他的51个星期里,那我认为这51周可能都更不安全。
总之只要自己的能够对自己负责,承担这个代价,那自然而然的我就可以做我喜欢的事情。
最后我想着说一点反对烟花爆竹人的想法,但思来想去都没有和菜头的这段话来的精炼确切,那就引用一段吧。
反对烟花爆竹的人,为他们的理念支付了什么代价呢?没有。他们只是说说话,然后就站在了文明和先进的高台上俯视众生。可能最多就是说这话时,消耗了一点点体内的热量,总体应该不超过一枚鹌鹑蛋所能带来的能量。然后所有人就去过一个寂静的春节,没收了烟花爆竹带来的快乐。我觉得这样的投资-收益比有点畸高,要是能用在禁烟禁酒上就好了,但他们好像对此没有多大兴趣。
人们为了得到快乐而愿意支付各种代价,人们禁止了快乐却可以一毛不拔,我觉得这不是很公平。
今年春节我还是想看到夜空中有烟花绽放,还是想听到远远近近都爆竹炸响。当所有人都被分隔在不同的小水泥盒子里,躲在防盗门和钢窗之后,应该还是有一点什么事情,让人们感觉到大家依然是一体,都度过了漫长而艰辛的一年,都在同一时刻庆祝新年到来,也都还有情绪和文化上的共同连接。在那五光十色的光焰中,在那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中,就在那一夜里,依然有所共鸣。春节就是会吵吵闹闹,噼里啪啦,锣鼓喧天,否则还过它干什么?没有春节,一年辛苦又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