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1她发朋友圈:
和合的现象应该被理解为,如梦、如幻、如泡影,或如影、如露、如闪电。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习惯于收集零件。这些零件本身是和合的,意即它们是短暂和没有意义的,由它们组装成了现象,我们却执著于这些现象。
那些有时间、有意愿、又有能力的人,何不用自己的手来抄写金刚经?即使每天只能写五个字,也是一种积聚福德和智慧非常强而有力的方法。
我今天中午就抄了一段,就是写的字太丑了,你的字不错,签名很有气势,抄过金刚经吗?
17:53他回复:抄过很多[得意]
19:50她回复:有没有留存?送我一份吧?[呲牙]我盯着电脑抄太累了,你的字又好,我照着临摹。
20:19他回复:这个真没有[呲牙]
21:15她回复:[难过]好吧,我买本书好了。
2015年3月27日
09:03她拍了一张网上搜来的金刚经描红字帖照片,配文:[呲牙]网上真是什么都有,不用买了,还是免费的。
09:25他点赞。
09:52她发朋友圈:
善知识的意思是灵性上的友伴或灵性上的亲属。
我们许多人是很孤单的,孤单是个大问题,我们都非常孤单。于是,你生出的是这样一种动机:出于孤单寂寞而寻求上师。对此我们不能确定是好还是不好。
如果你被某位上师强烈吸引,怀抱着热情走向他或她,而那碰巧是位伟大的上师,对其给予的教导你也感到受用,于是你可能便因此证悟了。
对于寻求上师的人来说,最理想的动机是祈愿证悟。
我们喜欢被赞美不喜欢被批评,喜欢被关注不喜欢被忽视。当我们有这样的动机,当我们希求的是赞美而非批评,是关注而非忽视,就很难遇到善知识了。你关上了你的门,不让真正的上师进来;他们也很难对你说实话,你不会喜欢听。可是,一个寻求证悟的人应该是一个追求真理的人,在这条路上,你必须听真话,尤其是非常严肃的、令人痛苦的真话。
他没有回应。
10:41她发朋友圈:
基本上,你必须改变你的整个价值观系统,当你从世间生活还能看见些许价值,你就不是在寻求证悟,至少不是在寻求真正的证悟。
出离是真正看清楚无止境的世间生活并无任何实质意义。
上师了悟空性是很重要的,因为了悟空性者具有最真诚的慈悲心。证得空性者的另一个长处是无所畏惧上师应该永远不被世俗期待所俘。
法四依: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
上师不能够拒绝学生,如果一位上师真的是持戒严谨,即使是离弃一个有情,都算是破了菩萨戒。哈哈!这条我喜欢,你现在受持菩萨戒了吗?如果受了,就不能拒绝做我的老师了。
12:14他回复:没受[偷笑]
12:28她回复:我等着[调皮]
11:18她发朋友圈:
当你体验到贪、嗔、嫉、慢等负面情绪时,你必须认识到——它们全都可以被消除。如何认识到这点?借由一而再地提醒自己:这些情绪来自因和缘,它们并非俱生的本质,也不是恒常不变的,它们是和合现象。它们可以被改变,端视投入多大的努力。
接着去发展一种信任感:无论情况显得多糟糕,出于因、缘、果的法则,它都可以被操控。
12:13他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