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暴力沟通。
比如,下班回家辅导孩子作业,孩子磨磨蹭蹭还总出错,怒火蹭蹭蹭往上窜。
忍不住吼起来:“妈妈白天上班,下班还要做家务,成天给你当牛做马,都快累死了,让你做作业还磨叽,教了你三次了,还做错,你真是笨。你同学XX,不用家长辅导,每次都是考第一。”
这就是典型的暴力沟通。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妈妈是如何把亲子交流演变成暴力行为的。
错误一:贴标签。给孩子贴上“笨”的标签。
错误二:进行比较。拿自己孩子和同学比。
错误三:回避责任。父母都是很爱孩子的,养育孩子也是父母的责任,当表达方式变成得不得不做做的时候,就不自觉地忽略掉了内心爱的情感根源,仿佛照顾的不是自己的孩子。
这样的暴力沟通每天都会在职场、家庭中上演。
暴力沟通可以解一时之愤,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还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产生的后果会让一个家庭、一个公司充斥着火药味,互相对抗,人际关系恶性循环。
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
掌握人际关系沟通的四要素,打造良性循环的人际关系。
沟通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刚才的例子,我们运用四要素之后,可以这样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说:
“宝贝,你用了一个半小时了,只做了一半作业,这道题妈妈讲了三遍你还是做错了。妈妈既要上班,回来还要做家务,晚上又得辅导你作业,妈妈也很累。如果你能集中精力做作业,很快就能做完,我们两个都会很轻松,完成得早的话,我们还可以在小区篮球场打一会球。”
妈妈的这段话包含了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要素。
观察:一个半小时了只做了一半作业,这道题妈妈讲了三遍你还是做错了。客观地描述了孩子磨蹭的现状。
感受:妈妈既要上班回来还要做家务,晚上还得辅导你作业,妈妈也很累。
需要和请求:集中精力做作业。
这个聪明的妈妈还抛下一个诱饵:完成得早的话,还可以在小区篮球场打一会球。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可以通过这四个要素来不断地提醒自己,让自己的思维方式向着有爱的方向发展,人生会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