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9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重要指示。组织部门要敏锐察觉到战略方向调整的“突破点”,深刻理解“发展新质生产力”背后的丰富内涵和战略价值,聚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新的时代课题,主动把组织工作“子系统”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中来思考推动,努力在基层组织建设上创新提质,在打造过硬队伍上创新培优,在激发人才活力上创新赋能,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人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展现新担当、作出新贡献,争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锋队和排头兵。
筑牢坚强堡垒,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赋能”。党的领导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就是为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凝聚新质生产力。要在引领发展上常用力。加强产业链党组织“红色堡垒”建设,持续激发强基固链的内生动力,带动传统企业进行“智转”“数改”“网联”,通过关键技术升级和应用模式创新孕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同时要引导企业以企引企、以商招商,促进产业“独木变森林”,加快形成规模效应。要在聚合资源上做文章。以“党建联盟”推动形成“发展同盟”,共建科研平台、共享科创资源,将优势资源凝聚在产业集群中,将优秀人才凝聚在发展前沿上,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注入“红色动能”。要在创优服务上求实效。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协调各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上的组织优势,找到政府“有作为”与市场“高效率”的最佳结合点,不断将党组织“红色脉络”向纵深推进,以服务“上心”又“上新”换取产业发展“提质”又“提效”。
突出人才支撑,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育才引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在于创新驱动,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归根到底要靠人才支撑。要在人才引进上求突破。制定支持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方案,优化政策供给,争取引进一批掌握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引领带动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要在人才培养上求质效。坚持自主培养这一人才来源主渠道,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订单式培养模式,共建实训基地平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实现高水平人才的需求侧和供给侧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同时要为企业家成长提供实战型的学习交流平台,培养一批复合型、全能型企业家,使更多的“单打冠军”成长为“全能冠军”,塑造更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在拴心留人上求提升。畅通人才“绿色通道”,落实人才服务保障政策,强化人才住房资源供给,解决高层次人次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现实问题,想法设法做好优秀民营企业家、高精尖缺人才精准服务,大力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氛围。
锻造过硬队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保驾护航”。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要选优干部、配强队伍。鲜明实干担当的选人用人导向,深入产业发展第一线、急难险重最前沿考察识别干部,建立“人、事、能”三维评价体系,真正将头脑灵活、思维超前的专业型干部选出来,将能担当、敢创新的队伍建起来。要更新观念、提升能力。着眼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爆发较为集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展科创前沿跟进学习和实践能力培训,消除知识盲区,补齐能力短板,跟上时代步伐,切实增强干部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思维和本领。要强化考核、激励担当。持续优化干部考核内容和指标体系,将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设置为“必考题”,激励干部大胆探索新路径、开拓新模式、应用新方法,在改革创新的赛道上大展身手、积极作为。要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旗帜鲜明为担当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为创新者鼓劲,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充分调动起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