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赢。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首出自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中的《侠客行》据说是金庸创作《侠客行》小说的灵感来源。
而这二十四句诗便是震铄古今的侠客行武功,诗句或为剑法刀法、或为拳法掌法、或为内功心法,又或为上等轻功,总之每一句诗都是一套精妙绝伦的上乘武学。
02
最早发现这套“侠客行神功”的人是侠客岛的龙、木二岛主,二人在侠客岛上百思不得其解后,于是便到少林寺门口守了七天七夜,请出了少林掌门妙谛大师。妙谛又到武当山约了武当掌门苦茶道长一起到侠客岛研究,但最终仍是无法破解侠客行神功。
于是龙、木二岛主便只好派人到中原武林去请江湖上德威并举的成名高手一起来研究。
而侠客岛派出请客的人便是令江湖闻风丧胆的赏善罚恶二使,这二人每隔十年便要到江湖上去走动一番,而这十年一请客的习惯也就是武林人士所说的侠客岛“铜牌邀宴”的由来。
江湖皆知,每隔十年,侠客岛都要派出武林中谈虎色变的赏善罚恶二使到江湖上去杀伐一番,被杀者满门鸡犬不留,被杀原因据说都是因为不买侠客岛的账。
赏善罚恶二使杀完人之后一溜烟就没影了,武功之高,堪称神出鬼没。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用这四句诗来形容赏善罚恶二使,那是再适合不过了。
03
由于之前三次请去的武林高手全都沉迷于侠客岛的上乘武学,而不愿回归中土,侠客岛又不愿向外界透漏风声,这便使得中原武林人士对侠客岛起了误会,以为他们全把请去的人在侠客岛上干掉了。
于是每隔十年的“铜牌邀宴”便被中原武人视为一场“浩劫”。
为了对付每十年一次的“浩劫”,中原武人可谓是绞尽脑汁,想出了不少鬼主意。
典型的就是金刀寨主安奉日和长乐帮军师“妙手回春”贝海石。
安奉日以假死来避难,而贝海石则是找了一个傀儡来做帮主,替自己遮灾挡祸。
这个傀儡帮主不是别人,正是玄素庄黑白双剑之子石中玉。
石中玉这小子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他识破了贝海石让自己当帮主的真实意图后,便逃之夭夭。
贝海石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便到摩天崖去抢了与石中玉长相酷似的狗杂种来充当帮主,而狗杂种其人又是个心地善良、处世经验不足的傻少年,在贝海石的鬼话连篇下,他便莫名其妙的做了长乐帮帮主,更名为石破天。
04
石破天最终以长乐帮帮主的身份受到侠客岛的邀请,出席了第四次“铜牌邀宴”会。
在侠客岛上,龙、木二岛主向受邀上岛的中原群雄讲述了邀请众人上岛喝腊八粥的真实原因,群雄这才恍然大悟。
面对着侠客岛的上乘武学谁人不动心,那个不痴迷。
赏善罚恶二使在侠客岛上只是小角色而已,可二人到中原武林竟成无人能挡的绝顶高手,而他们二人的武功便学自这“侠客行”神功。
而作为武林中人,谁不想成为天下第一的高手。
面对岛上能圆了自己天下第一的梦绝世武学侠客行,也就狗杂种那个白痴傻蛋不会痴迷于其中了。
但执于一念,必困于一念。
中原群雄自此便困于侠客行神功的魔障之中不能自拔了。
05
在侠客岛邀请的众多武林高手当中,石破天算是武功最高,文化最低的一个了。
他由于不识字,所以竟误打误撞的练成侠客行神功,破解了这个困扰众多武林高手的魔障。
面对这样一位天纵奇才的少年,龙、木二岛主不禁是又惊又喜。惊的是竟然有人练成侠客行神功,喜的是终于有人练成侠客行神功,自己二人多年的夙愿也算得了了。
原本龙、木二岛主以为石破天必是一位学贯古今的饱学之士才对,可令二人意外的这个人竟然是大字不识一个,扁担倒了都不知道是个一的文盲。
“石帮主可是识得梵文吗?”
“嘿嘿,我一个字都不认识。”
没文化,真可怕。
面对石破天的回答,龙、木二岛主的惊讶程度可想而知了。
06
《侠客行》可以说一反金庸大部分作品的路子,既无明确的时代背景,也没有宏大的场面,写爱情也只是浮光掠影。
书中除了石破天之外,对于其他人物的描写也都是点到即止,因此比起金庸的其他许多作品来,一向较为读者所忽视。
其实此书恰恰体现了金庸作品的返璞归真。
当石破天还是"狗杂种"的时候,他从未想到过"我是谁",身世和武功于他同样毫无意义,但在他忽然失去一向熟悉的生活环境,陷入江湖之后,却不得不想到了"我是谁"这个亘古的疑问,而越是想知道究竟便越是惶恐和糊涂了。
另一方面,他一出场便在先秦侠客侯赢的故地侯监集上目睹了"侠客"们的争斗,这时他只是个无知的小乞儿。
最后到了侠客岛,他已是个声名显赫的武林高手,却无知一如从前,并且因为这无知勘破了众多绝顶聪明的武林高于数十年未能勘破的武功秘窍,一如他在侯监集上无意中得到玄铁令一样。
"我是谁"的疑问和"机关算尽太聪明"的隐喻可以说是这部寓言式作品的真正旨归,也是它的全部精华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