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两年愈发觉得自己有点力不从心,备课时把教参上的重点批注在课本上,课堂上就把这些重点传授给学生,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缺少了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缺少了对教参与课本知识的思考、缺少了自己钻研教材的能力……所以学生学的总是不太好,学生考的不好,自己开始批评,学生没有学的信心,越学学不好,自己也越教越没信心……不知不觉自己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有时自己也在思考:为什么有的学生越学越差?为什么他们不写作业?因为他没有在这门课上获得成就感,老师总是批评他,久而久之他就会缺乏信心,越来越不想学,这也是一种恶性循环。
今天的培训会上被这样几句话感动着:因为他(她)是我的学生;因为他(她)还是学生;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个人;是啊,毕竟他(她)还是孩子,成人都有想偷懒的时候,何况于孩子呢?面对学困生,他们最缺少的是老师对他们的表扬、赞美、赏识,如果他能够在这门学科上得到了极大的成就感,他还会不想学习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值得实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