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估计是溜冰场和电影院那样的场所确实是藏污纳垢的地方,所以表姐才在那样的场所里迷失了。镇上的溜冰场和电影院是连着的,其实就是一个地方,放电影的大荧幕和观众座的椅子中间有一块空地,还是蛮大的,平时当不放电影的时候,那块空地是用来溜冰场用的,也没有冰,就是用水泥打的一块平的地,可能有200个平方,四周有栏杆,用于那些初学溜冰的人可以扶着走的。
在没有什么手机和娱乐的年代,看电影和溜冰估计是孩子们很愿意去做的一件事儿了。晚上六七点钟的时候,溜冰场内就有很多孩子在溜冰了,有的是学生,可能六年级,可能初中,有的则是社会上的小混混,少男少女,都在这个池子里溜冰,老板为了增加气氛,还“贴心”的增加了灯光和大音响,时而放着摇滚乐,时而放着缓慢的流行歌曲,溜冰的孩子们(请允许我称呼他们为孩子,因为确实是六年级、初一、初二和初三的孩子们)就在溜冰池子里跟着音乐时而激烈的滑冰,时而缓慢的滑着。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在这样情窦初开的年龄,没有和别人谈个恋爱是不正常的。
表姐放学和周末就是溜冰场的常客,林莎住在她家,自然而然的去参加了这种流行的娱乐活动。
又是一个放学后的下午,林莎随着表姐来到了流行场所溜冰场,那是林莎第一次进这么洋气,这么“高级”的场所,跟在表姐的屁股后面,好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溜冰场老板做了很多放溜冰鞋的小柜子,每个想要进去溜冰的要把自己的鞋换下来递给老板,老板给一双溜冰鞋递给我,又一个牌给我,又在换下的那双鞋子旁边放一个牌,好正规的样子。从来没有溜过冰的林莎在表姐贴心的带领下,完成了这一系列操作。一套手续下来,林莎终于进入溜冰场了。
在表姐的搀扶下,像小孩学走路似的,前仰后仆的走进了溜冰场,进到溜场子里面以后,表姐说:“妹儿,你先自己溜着,我先去和朋友溜了。”
性格内向的林莎点了点头说:“嗯。”
安顿好以后,表姐溜着熟悉的步伐离开了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