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郑州高新区,没有居于主城区,不是经济中心,但是我却在这里找到生命的很多热爱。
学在高新
这里有大大小小的高新技术项目或产业,很多在省里乃至全国都居于领先地位。据说这里的三模研究所出产钻石,直接碾压亚非拉,把可望而不可即的钻石价格拉下神坛,走入寻常百姓家。
这里有众多的学校,大学有河南唯一的211——郑大,还有军中清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轻工业大学和工业大学;中学有近三十所,最有名的是郑州外国语中学,是河南中学里的翘楚,是进校就如脚踏985的名校,其在河南和郑州学界的霸主地位从未动摇;还有郑州中学,它的国际部很牛,西交大少年班更是令人神往,每年都考上几个,引得全省的学生和家长羡慕不已,那可是一考免三考,直接坐上教育直升机的幸运儿,不,应该称为天之骄子。
高新区没有轰鸣的机器隆隆,没有如火车站、东区那样车水马龙人潮流动,更多的时候是安静的,每周五下午和周天的返校,堵着的交通暗示你:这里容纳了多少外来的学子,这里包含了家长多少殷切的希望。郑大等家长送孩子的家长最得意,他们像吃了定心丸,气定神闲地打卡发布朋友圈,在河南省,当谁的孩子能上郑大,那是令亲朋无限羡慕的事情,它的含金量特高,在这个农业大省人口众多,名校很少,教育超级内卷的之下,上郑大意味着:稳了。
小巷悠长
最喜欢高新区的大街小巷,东西为街,南北算路,纵横交错,骑上电车,或共享自行车,穿行期间,缓缓地感受岁月的变迁,觉得是一件无比美好的事情。
最令我欣慰的是街道的名字,当别的区街道命名由经一排到经八,纬一恨不得排到十五的时候,高新区给每条街道用心起了精致合意的名字,梧桐街、黑松路、雪松路、樱花街、牵牛街、垂柳路、翠竹街、枫杨街、枫香街、国槐街、盘槐里…我最喜欢的是丁香里、合欢街和月桂路。
丁香里让我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想起了撑着油纸伞,仿徨于雨巷的姑娘,满怀愁怨,有着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里并不长,人迹罕至的小街适合散散步,慢慢地、一个人漫无目的,撑着伞,走在雨中,缓缓地,任雨霖铃,任风轻拂面,和大自然交流,和雨说说话,忘怀得失,修复和安顿心灵。
合欢街让我想起童年。小时候住在一个大院子,家里种着很多的花花草草,最好看的是紫茉莉和合欢。紫茉莉有二种颜色,黄色和紫色,黄是明晃晃的黄,紫是亮闪闪的紫,但是我家的还有第三种颜色,一半黄色一半紫色,这样的紫茉莉,在晚饭前后盛放着,每晚坐在花边吃晚饭就成为非常惬意的事情,全家人其乐融融,说着有一搭没一搭的家长里短。妈妈真是生活的巧手,能在极端清贫的环境下,把生活调理的很好,她在院子里种着几样家常小菜,养着鸡鸭鹅,调节着日常的饮食,鸡蛋鸭蛋鹅蛋吃不完还能卖钱,所以尽管父母工资不高,有四个老人和四个孩子,这么一大家子人,生活并不显得特别拮据,一家人舒心惬意。在紫茉莉的旁边,有一株高大的合欢树,妈妈说她叫绒树,真的是毛绒绒的,它的颜色极美,像粉黛乱子草的颜色,更难能可贵的是晨开暮合,包括它的叶子,晚上也是闭合的,这是植物自然的休眠,老百姓却给它起了一个诗意的名字“合欢”。风起时,合欢摇曳;风大时,一地零落,我们姐妹四个,大的爬上树摘绒花,小的在底下拾绒花,那种场景是童年最难忘的记忆。
出去小区的东门就是月桂路,听名字很诗意,理应如诗如画,环绕着淡雅和宁静,让人想到月宫、圆满、丹桂和馨香。但却恰恰相反,这是周边几个小区难得的生活集散地,几个超市,大大小小的店铺,蛋糕店旁边可能就是卖菜卖肉的 ,水果店旁边可能就是五金店,每天早上,旁边很多老人从地里拔点小菜来卖,也有从中牟、新密、开封过来的农民,车载着当地的西瓜、红薯等农产品,物美价廉;傍晚华灯初放,街道二边很多人推着小车出来了,卖些各种小吃,二边的街道上烟火味十足,那是对平淡生活的浅浅抚慰,那是匆匆奔走中的短暂休憩,那是忘却蝇营狗苟的且停且惜,吃完拍拍身上的尘埃,重新投入万丈红尘。往前走,就是樱花街、玉兰街,春末,一地春红,灯下走走满是芳香。樱花、玉兰都极美,而花期都可短,生命呀,就在这来来往往中一年又一年,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管它朝来寒雨晚来秋,只等燕子飞时,月满西楼。
金梭如梭
中秋前后,凉风乍起,能真切感觉到秋天来临的是金梭路,一阵秋雨,满地金黄,一树的绿色在不知不觉中换了妆容,由绿渐黄,由黄变成锗色,一树三种颜色都有,并且呈现渐变的层次感,这繁花树树,就连最高明的画家都无法绘出它的美。
小时候老师教过一首歌,歌词是这样的:金梭银梭,日夜在穿梭,时光如流水,督促你和我,年轻人,别消磨,珍惜今天好日月好日月。。。
只有年轻人要珍惜吗?不,每个人都要珍惜,不管少时还是垂垂老矣,生命的晨钟暮鼓时时在耳边敲击,要活出生命的光彩,只有不负时光,去做有意义的事情,生命才有了更美的意义。五十三岁马上就要过了,还有多少光阴任挥霍?还有多少时日任纵情?我们这短短的一生是多少无端离去之人羡慕的此生此世,替自己,也替他们好好地活出生命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