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创造了文学史上最经典的开头,那么这本《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给我们奉献了一个最难忘的结尾。全书共96页,五万字,讲述了一个漫长而单调的故事:一个不知名的上校和他的妻子,一边讨论一只鸡的温饱和斗鸡比赛的输赢,一边等待那笔永远也到不了的退伍金。那么他在等待中经历了什么呢?
1.希望
自上次内战结束以来过了五十六年了,上校唯一做过的事情就是等待。
每周星期五的早上,他都去码头等待邮轮,希望政府能给他寄来退伍金,但是到小说的结尾,他什么也没等到。可是没有希望的等待是怎样的?上校坚持等,是因为只要不放弃,就仿佛还有希望,还能继续。等待的目的只是为了继续等。
2.尊严
家里已经没一点东西下锅了,妻子拿着他们的婚戒作抵押,求安赫尔神父借几个钱时,上校说拿神圣的信物换钱是罪过。妻子让他把家里值钱的钟卖掉时,可是上校还是放不下面子把钟卖掉,更别说那只公鸡了。妻子“有好几次不得不在锅里煮石头”,以免左邻右舍知道自己揭不开锅,而上校觉得他受了侮辱,正因为他的死要面子活受罪,连自己的儿子都没保住,妻子气得说:“眼下就要饿死了,现在你该明白了吧,尊严是不能当饭吃的。”
是的,上校的尊严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马尔克斯自己说:“我笔下的女人要比男人更植根于现实。男人们身处逆境时显得很脆弱,而女人遇到逆境时却会像岩石一般坚强。如果没有女人留下来支撑着家,男人就会一事无成。”
当上校沉浸在幻想的光明前景中时,妻子随时都能预感到悲剧的结局。可是最终维持局面的是那个一开始就悲观绝望的妻子。
3.丑恶
正因为正直、任性,天真的上校为了尊严,活得如此艰辛,也让那些利欲熏心的人有机可乘。对于上校来说,除了等待政府发放退伍金,还有那只准备来年一月份参加斗鸡比赛的公鸡,而唐萨瓦斯,这个上校已故儿子的教父,早就盯上了他的这只战斗力极强的公鸡,小说刚开始,他劝上校赶紧卖掉这只公鸡,不然就太晚了,可是后来上校走投无路想把公鸡卖给他时,他又不理不睬,对上校冷眼相待,践踏上校那低到尘埃里的尊严。医生给唐萨瓦斯看病的时候冲着上校说:“也许应该把他枪毙才好”。后来医生还无情地揭露了唐萨瓦斯,说唯一吃人肉的畜生就是唐萨瓦斯,他为了能够用一半的价钱买到那些被驱逐出镇的同志的财产,他和镇长签订了所谓的“爱国协议”。
就是这样的丑恶加速了上校等待的绝望,最后,妻子问他吃什么?
上校活了七十五岁——用他一生中分分秒秒积累起来的七十五岁——才到了这个关头。他自觉心灵清透,坦坦荡荡,什么事儿也难不住他。他说:
“吃屎。”
我们猜中了故事的结局,确没有猜到结尾这样震人心魄!死亡来临时,上校却用平静的心接受!到生命的结束,他都不肯放弃尊严,活在等待中。
跳出小说,回到现实,根据张佳伟的描述,马尔克斯的父亲是一位药剂师,母亲是路人家的女儿,他的外祖父是个上校。一个保守派,参加过内战的上校,一个被人视为英雄的上校。他一辈子都在等政府的抚恤金。
马尔克斯为什么会写外祖父的故事呢?这跟他当时的处境不谋而合。1956-1957年,马尔克斯在巴黎做记者,当时被报纸抛弃,生活很艰难,眼睁睁地等着报社给他寄钱,他和外祖父都有一样的境遇——等钱,不同的是,马尔克斯等来了他的春天,而小说中的上校等来的却是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