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第60期书香澜梦专题“拒”活动。
公元前338年立冬日,秦孝公二十四年,咸阳城外,渭水草滩,万民活祭,车裂商鞅,天降暴雪,举世皆悲。
当行刑大臣问商鞅还有何话说时,商鞅笑答:“商鞅虽死犹生,尔等虽生犹死;青史之上,商鞅千古不朽,尔等却万劫不复。”
妻白雪红衣飘至刑台,商鞅夫妇饮酒抚琴高歌,生难共枕,死当同穴,人生如此,夫复何撼?
这个为秦国维新法治,奖励耕战,建立郡县制,统一度量衡,收复失地,刑上大夫,礼下庶人,唯法是从,而富国强民立下不朽功勋的法家弟子,与爱妻一起,血洒大地,魂归苍穹。
商鞅为秦国立下如此大功,秦孝公已给他安排好所有馈赠,赐他封地商於,布置商山军队,又发了数道密令保护,足以让商鞅后顾无忧,但他却拒绝这一切封赏。新国君赢驷秘密缉拿他,他却拒绝商於民众保护,自愿下狱,自愿被处极刑,问询浩如烟海的红尘历史,这种人物竟有几人?
商鞅为何要拒绝这一切,走向绝路?艰难困苦贫穷羸弱的秦国百姓,终于挨到欣欣向荣,过上家境殷实国富民强的日子。生活开始变得更好,而商鞅却忍心告别这一切美好,走向虚空之境!
简而言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为了保全他的名节,为了传承他为秦国维新变法的理想,求得一个万全之策,自主服刑,了新君之猜忌,偿世族之所愿,如六国之请求,可谓是一举三得!为日后新君大政,铺垫基石。除世族,平六国,为商君报仇,皆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这是大秦之时的商鞅,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在历史长空中熠熠生辉,璀璨夺目。而稍后的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又何尝不是一个国人皆知,名垂青史的人物。
屈原,芈姓,屈氏,字平,名原,约公元前340年一278年,出生于湖北秭归县。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政治家、思想家。在楚国内部争斗中,被迫流亡,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著名诗篇,但最后在听闻秦将白起攻下楚都郢都,楚顷襄王携贵族逃亡后,屈原不忍看楚国灭亡,悲愤之下,自投汩罗江而亡。
蝼蚁尚且偷生,更何况一个为世人爱戴的诗人忠臣。屈原之所以选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又何尝不是理想破灭,心灰意冷,不想苟且偷生。这是付出生命来证明的爱国行为,何其轰烈!千秋万代,年年端午,人们总以赛龙舟做粽子等各种方式,缅怀屈子,追悼英魂!
拒,我们拒绝苟且,拒绝平庸。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商鞅屈原,都是理想的殉道者,不同在于,商鞅的理想已经实现,他在那个危机四伏的环境下,为了巩固继续新法,顾全大局,选择玉碎。屈原是在不懈努力之下,理想依旧破灭,不忍再见国破家亡而投江自尽。拒绝平庸苟且偷生,古人先贤是我们的典范,是中华的精英,彰显他们的事迹,让我们深受鼓舞,倍觉感动。
这是一个平凡平常缺乏激情的年代,如何激发中华人民的爱国情感?我们的央视自2002年启动感动中国颁奖典礼,每年搜集全国杰出的爱国为民,无私奉献的宝藏人物,加以表彰,使其为国民的典范,大众的楷模,将其激情张扬到人人心间,达到感动中国,爱我中国,为强我中国个个摩拳擦掌、奋勇争先的目的。
2023年感动中国的十大楷模:有为中国修建“地下钢铁长城”,为国铸盾六十年,誓以科技强军的钱七虎;有回村支教组建合唱团,把山里娃娃送上冬奥舞台回报家乡的邓小岚老师;有巾帼扶贫英雄杨宁;有全国种粮标兵全国科技兴村带头人徐祥……各行各业,模范人物,感动中国人民。为祖国,为理想,他们无私奉献,拒绝浮华,拒绝平庸苟且。
故,以先人时人为镜,拒,拒绝苟且,拒绝平庸,为己之国家,为己之理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