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老了,都想着自己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希望自己的老年生活能够儿孙绕膝前,能够享受天伦之乐。
可是现实中是什么样子呢?不知道从何时起,现在的子女和老人之间似乎隔了一层鸿沟。为了不给子女增加负担,老人在子女面前变得小心翼翼,生怕哪句话说得不对会导致子女不开心。
父母们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第三者,但是就是不会和自己的子女直说,有人会说了:“看破不说破,说了关系只能更差”,可是笔者认为好的关系都是需要彼此好好沟通,一味地小心翼翼,最后只能是:“一方忍气吞声,一方觉得理所当然。”
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李阳,今年24岁,哥哥29岁,哥哥已成家五年,小孩两岁。自从哥哥成家后,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淡,却和丈母娘家打的一片火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来看下李阳的自述。
李阳的自述:
我哥哥李明,29岁,在我上大学的时候结的婚,到现在也有五年时间了。
不像很多年轻人,哥哥结婚的时候主动要求要和爸妈一起住,当时我爸妈还挺开心的,觉得他没有娶了媳妇忘了娘。我哥和爸妈住了不到半年,我爸妈帮衬着,在城里买了房,就搬过去住了。我哥婚后不久,便有了个可爱的儿子,在外人看来,我们一家人家过得也挺温馨的。
由于我在外地上学,所以只有假期的时候才能回家,有一次回家,无意中我妈妈说:“其实,还是养闺女好,养儿子都是给别人养的。”我听了觉得不对劲,就问妈妈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别人不都是说女儿是给别人养的吗?到妈妈这怎么反过来了。”
我妈妈唉声叹气地对我说:“你哥自从搬出去住后,在你嫂子娘家比在咱家都多。”我听她这么一说,觉得妈妈肯定是吃醋了,就笑着说:“那还不好,省了您给他们又是做饭,又是洗衣服的,多自在。”
我妈妈听了摇了摇头,不再说话。我一看这情况,肯定我不在家的这段时间,妈妈和哥哥嫂子之间有故事了。为了让她继续说下去,当时我还开玩笑的对她说:“您是不是也遇到了自古到今都很难处好的婆媳问题。”妈妈说那倒没有,就是觉得吧,自从哥哥结婚后对自己不是那么亲了。
我问妈妈,有什么具体的事情没,是不是敏感了。妈妈听完,无奈地叹了口气,继续说:“你哥哥下班后,几乎都被他岳母叫过去了,说是准备了晚饭,让你哥哥嫂子过去吃饭,结果我做的饭就只有我和你爸爸两个人吃了,有时候给你哥哥说让他们也在家多吃吃饭,你哥哥都会不耐烦的说在哪吃不一样,我都感觉我儿子倒插门了。"
她又说:母亲节的时候,你哥打给我一千块,我很开心了很久,想着儿子长大了,知道孝顺妈妈了,我这么多年没有白疼他。可是我没高兴多久,在帮他洗衣服的时候发现一个买手镯的票据,是一万多元的,后来才得知是你哥给他丈母娘买的。我不淡定了,气得我一个晚上没睡着,一瞬间觉得儿子太过分了,自己的妈妈一个红包就打发了,给丈母娘却是那么好的礼物,太不把亲妈放在眼里了,最起码要平等呀。
有次亲家来我家里串门,一个劲地夸我儿子好,说我这个儿子勤勤快,三天两头地往家里跑,自己的老伴腿脚不方便,需要经常去医院,也是我儿子全程陪他们。他岳母还说,今年她过生日,他们小两口花了好大的心思,订了一个大蛋糕,还去珠宝店买了手镯送给她。
看着亲家一脸的喜色,滔滔不绝的夸着你哥,我除了尴尬以外,只能应付两句。
我听完她这么说,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这是哥哥嫂子他们之间的事,我做小姑子的也不好说什么。
妈妈接着又说:“有一次,你哥哥嫂子给我打电话说中午在家吃饭,你别提我有多高兴了,结果你哥哥嫂子回来的时候,他岳母岳父也过来了,你哥哥嫂子他们大手一挥,就说让我去买菜啊,做饭啊,我在厨房做饭的时候,听见你哥哥嫂子和他岳父岳母他们有说有笑的,全程没有一个人说来厨房帮帮我什么的,你都不知道当时我心里多难受,但我还得陪着笑脸让他们吃好喝好。”
我妈妈说的过程中,我好像看到了她眼里噙着的泪水。当时我就转移话题说:“等我结婚了,也让你女婿对你好,怎么样?”妈妈听了直接笑了出来说:“说什么呢,我深有体会,我才不要那样,只希望你们结婚后开开心心,以后的事情谁谁说得准呢。”
后续,我只能安慰妈妈,让她平时没事多培养培养兴趣爱好,不能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全部放在子女身上,毕竟子女大了也有他们自己的想法。
对于哥哥这边,我也不知道怎么跟他说,我和他差了5岁,平时都是他说我,在他眼里我就是个孩子。再见到哥的时候,我对他说:“哥,你没事的时候多陪陪妈妈吧,妈妈这段时间挺敏感的”。哥哥说:“敏感什么?”我听他这么问,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最后只是说:“没事,反正你多陪陪妈妈吧。”哥哥听完,白了我一眼:“莫名其妙,有头无尾的”。随后他有事就再没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