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七个习惯概论
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极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习惯。——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古希腊哲学家、文艺理论家
习惯也一样有极大的引力,只是许多人不加注意或不肯承认罢了。
起飞”需要极大的努力,然而一旦脱离了引力的束缚,就会迎来广阔的自由天地,创造出高效能生活所必需的凝聚力和秩序。
知识是理论范畴,指点“做什么”及“为何做”;技巧告诉我们“如何做”;意愿促使“想要做”。要养成一种习惯,三者缺一不可。
仅仅知道需要聆听和如何聆听也是不够的,我还要愿意聆听,才可能形成习惯。习惯的培养需要三方面的努力。
为人和观念的改变是螺旋式向上的过程——为人改变观念,观念反过来改变为人,如此反复循环,螺旋式向上成长。通过在知识、技巧与意愿三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突破多年思维方式的伪保护,使个人和人际关系效能都更上一层楼。
幸福就是我们经过一番努力与牺牲得到的果实。
互赖是一个更为成熟和高级的概念。生理上互赖的人,可以自力更生,但也明白合作会比单干更有成效;情感上互赖的人,能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但也知道爱心、关怀以及付出的必要性;智力上互赖的人懂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一个能做到互赖的人,既能与人深入交流自己的想法,也能看到他人的智慧和潜力。
急功近利常常会毁掉宝贵的物质资产。保持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会帮助你更有效地利用物质资产。
产出与产能平衡的原则是效能的精髓,放之四海而皆准。不管你是否遵从,它都会存在。它是指引人生的灯塔,是效能的定义和模式
首先,我建议各位不要对本书浅尝辄止,大略读过便束之高阁。当然,你不妨从头到尾浏览一遍,以了解全书梗概。不过我希望你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能时时与本书相伴
其次,我建议你改以老师的角色来阅读,除了吸收还要能复述。在阅读的过程中,应做好准备:在48小时之内与别人分享或讨论阅读心得。
习惯一:积极主动(BE PROACTIVE)积极主动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
习惯二:以终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习惯三:要事第一(PUT FIRST THINGS FIRST)
要事第一即实质的创造,是梦想(你的目标、愿景、价值观及要事处理顺序)的组织与实践。次要的事不必摆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
习惯四:双赢思维(THINK WIN-WIN)
习惯五:知彼解己(SEEK FIRST TO UNDERSTAND,THEN TO BE UNDERSTOOD)
习惯六:统合综效(SYNERGIZE)
习惯七:不断更新(SHARPEN THE SAW)